《诊断学》 第五节 心肌梗死.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 第五节 心肌梗死

第五节 心肌梗死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在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所致,属于冠心 病的严重类型。除了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及其 演变规律是确定心肌梗死诊断和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图形及机制 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 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 3 种类型的图形。各部分心肌接受 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因此图形改变常具有明显的 区域特点。心电图显示的电位变化是梗死后心肌多种心电变 化综合的结果。 1.“缺血型改变”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最早出现的变 化是缺血性 T 波改变。通常缺血最早出现在心内膜下肌层, 使对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高而直立的 T 波。若缺血发生在心 外膜下肌层,则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 T 波倒置。缺血使心 肌复极时间延长,特别是3 位相延缓,引起QT 间期延长。 1 2.“损伤型”改变 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 加重,就会出现“损伤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损伤 心肌的导联出现ST 段抬高。关于ST 段抬高的机制,目前有两 2 种解释:①“损伤电流学说”:认为心肌发生严重损害时,引 起该处细胞膜的极化不足,使细胞膜外正电荷分布较少而呈 相对负电位,而正常心肌由于充分极化使细胞膜外正电荷分 布较多而呈相对正电位,二者之间因有电位差而产生“损伤 电流”。如将电极放于损伤区,即描记出低电位的基线。当全 部心肌除极完毕时,此区完全处于负电位而不产生电位差, 于是等电位的ST 段就高于除极前低电位的基线,形成ST 段“相 对”抬高 (图 5-1-33 )。sT 段明显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 (mono-phasic curve)。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 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②“除极受阻学说”:当部分心肌受损 时,产生保护性除极受阻,即大部分正常心肌除极后呈负电 位时,而损伤心肌不除极,仍为正电位,结果出现电位差, 产生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的ST 向量(图5-1-34 ),使面向 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 段抬高。常见的“损伤型”ST 段抬高的 形态变化见图5-1-35 。 3 3 .“坏死型”改变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了电活动,该部位心肌不再产生心电向 量,而正常健康心肌仍照常除极,致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 相反的综合向量 (图5-1-36 )。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室间 隔或左室壁心肌,往往引起起始0.03~0.04s 除极向量背离坏 死区,所以“坏死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坏死区的导 联出现异常Q 波(时间≥0.04s ,振幅≥1 /4R )或者呈QS 波。 4 一般认为:梗死的心肌直径20~30mm 或厚度5mm 才可产 生病理性Q 波。 临床上,当冠状动脉某一分支发生闭塞,则受损伤部位 的心肌发生坏死,直接置于坏死区的电极记录到异常Q 波或 QS 波;靠近坏死区周围受损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记录到ST 段 抬高;而外边受损较轻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记录到 T 波倒 置。体表心电图导联可同时记录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 图形改变 (图5-1--3 7 。因此,若上述3 种改变同时存在, 则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基本确立。 5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的变化随着心肌缺血、损 伤、坏死的发展和恢复而呈现一定演变规律。根据心电图图 形的演变过程和演变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近期 (亚 急性期)和陈旧期 (图5-1-38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