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复习 110626.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复习 110626

中医复习 一、导论 (一)理论基础 1. 整体观念 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②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 恒动观念 3. 辨证论治 (1)论证包括:①因证立法 ②随法选方 ③据方施治 (2)证与症 证:中医所特有的一种名称.证,既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属性 的概括.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气血,又将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痰及虚实等。证型就是由不 同的病因引起阴阳气血的不同变化导致人体的不同疾病状态。 症: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 异常感觉称为症状,如疼痛,不适,畏寒等。 (二)思维方法 ①司外揣内 ②注重整体研究 ③援物比类 二、哲学基础 (一)阴阳 1.阴阳属性特点:①普遍性 ②相关性 ③相对性 ④可分性 2. 阴阳相互关系:①对立制约 ②互根互用 ③消长平衡 ④互相转化 3.指导疾病的治疗: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 根本原则。 ①损其有余 ②补其不足 ③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二)五行学说 1. 五行属性归类表,看书上的表。 2. 五行生克乘侮: 五行生克关系、侮 (克得相反)、乘 (克的进化)。 3. 指导诊断疾病: (1) 控制疾病的传变:木旺易乘土,先实脾气。 (2) 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补土法;实则泻其子:肝旺泄心法 (3) 抑强扶弱 三、藏象学说 (一)主要内容 1.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2. 六腑:受盛、传化水谷糟粕。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 奇恒之府:形像腑,功能像脏。 (二)脏腑 1. 心 (1) 主血脉、主神志。 (2) 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于舌、在液为汗 (3) 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 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 肺 (1)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2) 在志为悲、在体合皮、在窍于鼻、在液为涕 (3) 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 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 3. 脾 (1) 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2) 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在窍于口、在液为涎 (3) 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 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 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4. 肝 (1) 主疏泄、藏血 (2) 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在窍于目、在液为泪 . (3) 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 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 5. 肾 (1) 藏精、主水、主纳气 (2) 在志为恐、在体合筋、在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其华在发、主骨生髓 (3) 肾与膀光: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 谢的平衡( 以肾为主) 。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 而排泄小便。 (三)精、气 1. 精的五个作用: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2. 气:元气、宗气、卫气、营气 3. 精与气、血的关系: (1)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相互滋生、相互依存。肾精和肾气互生互化,相互为 用,常合称为肾中精气。肾精化生元气,水谷精微化生宗气、营气、卫气,全身各脏腑之气 都依赖于精的滋养,而精的生成,又依赖于气的充盛。所以,精盈则气盛、气足则精充;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