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pdf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DOI :CNKI:11-1856/P1127.005 网络出版时间:2011-12-30 11:27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856.P1127.005.html 第66 卷第12期 地 理 学 报 Vol.66, No.12 2011 年12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 2011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 ——基于1982-2008 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1 2 曹广忠 , 刘 涛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2. 香港大学地理系, 香港)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受到了世界关注。由于政策环境 和地理基础的差异性,地带间差异成为中国城镇化空间差异的主要特征:在多元动力的共同 推动下,东部十省的快速城镇化为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贡献了49%。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 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政策和地理基础的地带 间差异逐步缩小,国内外投资重点向内陆转移,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创业成为人口流动的 新特征,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迅速提升,中国城镇化的重心向内陆转移,省 区城镇化趋同现象比较明显。这些新现象在2005 年以来更加强化。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发展 战略的提出促进内陆省份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率提高了8.7% ,但并没有对中国省区城镇化的 动力机制产生影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将成为内陆地区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关键词:城镇化;重心转移;内陆化;政策分析;返乡创业;新现象;中国 1 引言 改革开放30 年,中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统计年鉴2009》数据表 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 年的45.7% ,城镇人口从1.72 亿增长 到6.07 亿,每年平均增加约1447万城镇居民,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0.93 个百分点。 [1] 中国长期持续的大规模快速城镇化逐渐为世界所关注 。 [2-3]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区域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国家政策则 [4-6] 是中国30 年来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地区间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前 20 年,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向沿海迁移,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市场化从东部地区开始。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基层集体和个人成为政府之外的又一城镇化组织主体,同时外资、 私营与国有企业齐头并进,东部沿海和南方省区的城镇化推动主体逐渐多元化,成为国家 [7-8] 城镇化的区域重点 。以乡镇企业主导的 “自下型”城镇化和外资主导的 “外向型”城镇 化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模式,二者所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也为当时全国的城镇化作出了最大 [9-11] 贡献 。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地带性差异是这一时期城镇化空间差异的核心 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区域发展政策被认为是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与 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2, 12-13] 。 作为区域发展水平的两种测度指标,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地区 差距同样相互影响,互有贡献,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系统描述和解释同样有助于对城镇 [14] 化格局演变的理解 。省区经济增长的发散化在20 世纪80-90 年代不断强化,这种差异性 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