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比较诗学本质论 一、意境说与典型说 1、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 2、情境之人与物境之物 3、万取一收与形神虚物 4、真情实感与摹写真实 5、酝酿感悟与分析综合 1、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 典型说与意境说的异同 同:倡导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与境的交融。 异:典型说偏重于客观,意境说偏重于主观。 典型说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意境说注重 主观情感的抒发。 (1)意境说 文化与理论基础: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物感说” 如:“诗缘情而绮靡”(《文赋》);“情为文之经”(《文心雕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诗品》) 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 王国维(托名樊志厚)《人间词乙稿序》:“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如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小言》:“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自己深邃之情感为主。其写景物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情感为之素地。而始得于特别之境遇中。”(《屈子文学之精神》)。 (2)典型说 文化基础:商业化社会中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模仿再现的叙事文学传统。 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摹访说”。 如:莎士比亚:“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雷特》) 巴尔扎克:“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只要严格模仿现实,一个作家可以成为或多或少的忠实的,后多或少成功的,耐心的或勇敢的描绘人类典型的画家。”(《人间喜剧?前言》) 恩格斯:“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行动;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情境之人与物境之物 典型说与意境说的异同 同:倡导描绘出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 异:意境的形象偏重于描绘境物; 典型的形象偏重于描绘人物。 差异的形成原因:艺术类型的差异。 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史诗、戏剧与小说)主要是摹仿人物的行动,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与元曲)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行动必须由人物形象来体现,而情感主要通过境物形象来抒发。 意境说 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夫之《姜斋诗话》:“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 欧阳修《六一诗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示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典型说 亚里斯多德《诗学》:“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既然是在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 贺拉斯《诗艺》:“不要把青年写成个老年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个成年人的性格。” 布瓦洛《诗的艺术》:“写阿伽门农就该写他的骄蹇与自私;写伊尼就该写他对天神的敬畏之情。” 黑格尔《美学》:“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求引人入胜的情景。”“有定性的环境和情况就形成情景。”所谓“有定性”是“就它对人的关系来看”的,即它对人物形象有“实现的推动力。”“外在环境基本上应该从这种对人的关系来了解。” 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万取一收与形神虚物 典型说与意境说的异同 同: 对生活予以高度概括。 以少总多,寓无限于有限。 异:概括的方式不同。 意境说 意境说:倡导情物相关,以境寓情;主张进行言意形神之辩, 追求言外之意,以形求神。 司空图: “长于思与境谐乃诗家之所尚”(《与王驾评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