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快乐心理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快不快快不快樂心理學樂心理學 上篇上篇 快快不快不快樂心理學樂心理學 上篇上篇 一、一 、序論序論 一一 、、序論序論 快樂只是生與死之間的一種狀態,可是卻最為奇妙而且令所有人 都愛不釋手。「生」的這端,除了「快樂 vs.不快樂」以外,還有「有 vs.無」,「成(贏)vs.敗(輸)」、「值得 vs.不值得」──共四個生活 的 S (刺激)→R (反應)模組。表面上是四個正端連結正端:「有≈ 成≈值得≈快樂」,四個負端聯結於負端:「無≈敗≈不值得≈不快樂」的 情形。事實上卻又出現正端連結負端,尤其是:「有≈成≈值得≈不快樂」 而令人生「精彩」萬分。 基本需求之外的有無,以及成敗與價值都是文化所外鑠與規範 的。快不快樂卻是個體,單獨的、內發的、本能的需求與現象。沒被 教育或社會化成功的兒童、成人或某些病人(人格疾患與精神分裂 症),他們只活在快樂與不快樂之中,他們的生活裡沒有價值感、不 在乎成敗也無所謂有或無。 (一)唯樂 S-R 模組 從一個人生涯發展的歷程來觀察,基本需求被滿足就笑, 不被滿足就哭。嬰兒期、幼兒期的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被滿足 就快樂,不被滿足就不快樂。兒童期任何需求被滿足就快樂, 任何需求不被滿足就不快樂。兒童的唯樂 S-R 模組,將延續 1 到少年期(國中)、青少年期(高中)、青年期(大學)、中年期 以至老年期。 就算快不快樂不是唯一的 S-R 模組,也是日常生活中 最常操作的 S-R 模組。因為就快不快樂相對於其他的模組而 言,三種負端與不快樂的聯結也是常態,三種正端與不快樂的 聯節是病態,三種正端與快樂的聯節是常態,三種負端與快樂 的聯結是大智大慧。而且詢問或自述快不快樂最不傷顏面,包 容性也較寬廣。快不快樂是個體本能的 S-R 模組,而不像其 他三個 S-R 模組,都有強烈的文化規範意涵。快樂的追求與 享受,變成人類的必然的恆常狀態。 (二)唯樂 S-R 模組的四層狀態 當個體以快不快樂的 S-R 模組為主體時,其與其他三種 S -R 模組會架構 出以下的四種共構的層次如下圖表: 2 一層(1 種 S -R ) 雙層( 12 種 S -R ) 三層(21 種 S -R ) 四層(16 種 S -R ) 成 敗 值得 不 值得 有 無 快樂 不 快樂 不 快樂 值得 不 快樂 +5 +4 +3+2 +1 0 -1 -2 -3 -4 -5 值得 有 無 值得 不 成 敗 快 不 值得 樂 快 有 無 有 無

文档评论(0)

zhuanqmf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