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铭钧:新正理学派的无分别现量及其哲学辨析【最终定稿】.pdf

汤铭钧:新正理学派的无分别现量及其哲学辨析【最终定稿】.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汤铭钧:新正理学派的无分别现量及其哲学辨析【最终定稿】

新正理学派的无分别现量及其哲学辨析 1 ——西方印度哲学研究界近十余年来的一场争论 Nirvikalpaka-pratyakṣa in Navya-nyāya and Its Philosophical Assessment —— Review of Recent Controversies in the Western Scholarship —— 汤铭钧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将印度哲学的论题放置在当代哲学的语境中来辨析,从而赋予它一种真正哲 学的理解,是当代西方印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发生在最近 10 余年中的一 场有关新正理学派的无分别现量概念的激烈争辩,正是反映了西方学界目前所走 的这样一条鲜明的哲学进路。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无分别现量的假定是否为新正 理派知识论的必要成分,新正理派的无分别现量概念是否融贯,以及无分别现量 是否确实存在等问题。这场争论无疑是最近 10 余年来西方学界最深刻、最富启发 的一场思想交锋,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印度哲学研究中哲学传统与哲学家个人、 哲学理解与文本精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事实上,无分别现量的概念本身也正 是开解印度古典知识论之谜的一把钥匙。 在印度古典哲学的肥沃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系统的知识论的思想资源。印度哲学所谓 的量论(pram āṇavāda)便是关于量即认知的有效手段(valid means of cognition)的探讨。在 量的分类中,现量(pratyak ṣa)略当于现在所谓的知觉(perception),它总是列在最醒目的位 置,是各派共认最首要的量,是对实在最直接的把握。 新正理学派(Navya-nyāya)是在公元 14 世纪的哲学家甘格霞(Gaṅgeśa,恒河主)的划时 代著作《真谛如意珠》(Tattvacintāmaṇi)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学派。由于它相对于古正理 (Pracīna-nyāya)在思想方法上更形式和规范,因而就称为新正理。在某种意义上,该学派 正可以视为印度的实在论传统在知识论方面的严谨表述和系统总结。该学派又将现量分为 有分别现量(savikalpaka-pratyakṣa)与无分别现量(nirvikalpaka-pratyakṣa)。分别(kalpa)是 概念构造(conceptual construct)的意思。有分别现量即将某一个体归于某一概念之下的知觉 活动,构成为一个主谓结构的知觉判断(perceptual judgment);无分别现量则是没有概念掺 杂的知觉活动,因而不可以言表(avyapadeśya )。 在发达的印度历史–语文学研究的推动下,当代西方的印度哲学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 1 本文为 2012 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2EZX001)、2013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 号:13CZJ012)系列成果之一。本文从写作到定稿,均曾得益于与我的同事钱立卿博士的反复交流,谨 此致谢! 1 使得运用西方的语言,真正从哲学的角度来辨析和阐明印度哲学的深邃洞见成为可能,并 俨然成为了当前学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发生在最近十余年(2000–2011)中的一场有关无分别 现量概念在新正理派知识论中的哲学地位的争论,正是表现了当前学界所走的这样一条鲜 明的哲学进路。参与争论的论文共有 7 篇,均先后发表于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 创办的《哲学:东方与西方》(Philosophy East and West)杂志(季刊)。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 无分别现量的假定是否为新正理派知识论的必要成分,新正理派的无分别现量概念是否融 贯,以及无分别现量本身是否确实存在等问题。 一、正理派的直接实在论与无分别现量 首先挑起争论的是夏威夷大学的哲学教授、印度裔学者阿林旦姆·查克拉巴蒂 (Arindam CHAKRABARTI)于 2000 年发表的论文“反对纯粹知觉:在正理学派中清除纯粹知 觉的七条理由”。1该文旨在论证:甘格霞所主张的无分别现量与正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