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论201预印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修改)
杨发成
摘要:在近代科学中,通常认为原子结构就是卢瑟福实验支持下的电子绕核高速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电子绕核高速圆周运动之向心力。但是,当一个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一质子运动,它最终与质子相撞击,若它们之间是弹性碰撞,则电子将沿电场线方向作简谐振动;若它们之间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电子将坠落于质子表面不得动弹;本文以氢原子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尺度通过电场线之间力传递的模拟研究,得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结论。
关键词: 电子;质子;中子;电场线;原子结构
引言:
本文对原子结构之思想理论,源自1981年作者对磁场及万有引力场的场结构研究,认为当两场源体相距大于或场等于场线范围,它们之间之作用力遵循万有引力或库仑定律;当两场源体相距小于场线范围,它们之间之作用力并不严格遵循万有引力或库仑定律,而当它们相距非常近时,吸引或排斥迅即増大,一旦相距近乎于零时,它们之间表现为不相作用,有些类似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最简原子结构模型
宇宙中的最简原子,那就是由一份质子和一份电子组成的电中性系统,其稳定结构猜想如图1所示。霍夫斯塔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验探究测得,质子半径R在1.1×10-15 m范围,电子半径更小。这里作者假设,处于温度在绝对零度(-270℃)附近环境中,设想有一真空透明玻璃柜里放置了一枚孤独的质子,在无穷远处释放一枚初速度为零的电子,这时它们在库仑力作用下(电子、质子)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因质子质量远大于电子之质量,由牛顿定律F=ma,则可认为质子“静待”于原处,而电子做持续不断的变加速运动。因“质子-电子”连线上不受其它外界影响,电子在核电场力作用下高速坠向核(质子),最终一头砸向质子的怀抱,此刻电子实体将触底反弹,如图1所示。
图1.电子坠落质子示意图
电子在此过程中,大多象殒石坠向地面,在坠落地面之前受万有引力持续蓄能,一旦与地面接触,即刻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N 。此刻,电子动能转换成光能辐射出去,一般地经一次或二次或多次光辐射,电子或在质子竖直方向上空振动片刻,最终组成一个稳定氢原子【见图1】。当外界没有任何温度的情况下,氢原子里的电子也就不可能获得外界的光能,所以它也没有热振动。电子占据着本属于自已的空间、默默“静待”于此。另外,因质子、电子存有自旋属性,退一步讲,即便电子因质子自旋所致的绕核运动,它亦是沿球形等势面滑动或平移,如同在地球表面穿上冰鞋在冰面溜冰。显然,质子表面对电子的支持力FN,等于电子受核对它库仑引力——电子在原子核表面的合力为零。所以,电子在原子核表面可能存有“静态”或沿等势面的随几滑动,而不是在原子核上空做高速圆周飞翔。卢瑟福、玻尔等人假设的电子如同行星绕日高速旋转,较大程度上存有主观臆断。
图2. 氢原子结构图示
2. 氢原子、分子结构猜想模型
氢原子由质子与电子形成电中性,但各自的自旋磁矩强度不同,实验测得电子自旋磁矩强度是质子的659.6倍。显然,由两个氢原子结合的氢分子,作者认为氢分子的形成与氢原子磁矩密切相关联。所以,由两个氢原子缔结的氢分子,电子在两质子连线内侧上,两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氢分子,是由电子磁矩间的磁场力作用而形成,其结构示意如图3示。猜想,假若要使一氢分子分离为两个氢原子,其主因是克服电子磁矩间的磁场作用力。
图3. 氢原子结合为氢分子的磁矩示意图
3. 氢原子、分子热运动机制探源
由物体的热涨冷缩(除水分子外)可以猜想,当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实为光辐照,包括所有频率的光。它(原子)的体积会变大,这一经验事实说明,电子获取能量后会远离原子核。正是这个特性,使得氢分子在很低温度下成为了气态。具体作用机制如图4(a)所示。假设桌面上有几个氢分子A、B、C、D、… 等,它们处于绝对零度附近。当外界瞬间以光、热照射时,各氢分子中电子获得光子能量,于是原子瞬间产生极化为“正-负”电偶极子,如图4(b)所示。由于各个电偶极子取向为随机性,所以,在A、B、C、D、… 等间产生同性相斥及异性相吸,于是,各个被瞬间极化的氢分子开启了运动的大门。由于电子在高(势)能位没有立足之基,就象我们向高空抛物一样,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原处,则电子在高能位回基态又将向外辐射光能。接下来,只要外界持续给能——保持一定温度,它们又重复着上次相似之过程。因氢分子质量小,电子只需在微小振动情况下产生较小电偶极性,原子或分子间的这点微小斥力或吸引,电偶极性足以使相邻或不远处的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