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问请问老师是如何进入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台大政治系.doc

问请问老师是如何进入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台大政治系.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请问老师是如何进入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台大政治系

劉述先老師訪談 訪談地點:中央研究院劉述先教授辦公室 訪談時間:2009年9月2日 訪 談 人:朱元魁 問:請問老師是如何進入到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 答:這個跟我的家庭背景有關聯,因為我的父親是北大畢業的,但他並沒有從潮流走,所以他一向是對於中國的傳統非常尊重,所以我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就對於中國的傳統從來沒有否定或鄙視的態度。那麼我十五歲就離開家,那時候共產黨剛好打到上海來,那麼剛好,我們家拿到兩張飛機票,可以從上海飛到廣州;我的父親感覺到那時候兵荒馬亂留在上海,我是我們家的長子,我堂哥是她們家的長子,加上他功課不錯,所以父親那時候有個想法把我們送出來,當作是給我們家留下一個讀書的種子。所以我們1949年的五月就坐飛機到廣州,在廣州等進入台灣的入境證,兩個月後我們就到了台灣,所以我就開始離開家自己生活,這個經歷對我很重要,否則我根本不會走上哲學的路。離開家後,甚麼事情都對我很茫然,個人前途很茫然,國家民族文化前途也茫然,在此情況下,我就決定要念哲學。我到了台灣後念成功中學念了兩年,然後考台大,那時候還沒有聯招,我也沒跟任何人講我第一志願念哲學,其實我父親也不贊成我念哲學,因為我父親在抗戰時留在上海,他不願意在敵偽底下做事,所以逃到廟裡作和尚。他對宋明的理學本來就有很深的認識後來發現不能滿足他,結果他運氣很好,在上海的時候見到華巖宗的座主,叫做應慈,應慈大法師收他做徒弟,我父親後來歸宗於華巖。對於一個信佛的人來說,哲學只是思辨,只會成為障礙,所以他並不鼓勵我,這是一種考慮;另一種考慮是我離開家時,雖然家裡給我們一些支付,可以堅持一段時間,但總要有個謀生之路,在一般的印象中,哲學不會是可以謀生的工具。可是,我在我的經歷情況來看,除了哲學,其他都對我沒意義,所以我也不管我父親怎麼想,我就是要進入哲學系,最後也如願進入了哲學系;那當然運氣很好,進入到大一上就碰到了方東美老師,方老師對於哲學有一個非常大的宏觀,一下子就把我吸引到了哲學中。 從那時候起,我就把我一生都投入了哲學之中,就是我一輩子就獨孤一位,從頭到尾都哲學史;可是一開始我並不是做中國哲學,我是做世界哲學。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從五四之後,就徹底否認這個傳統,可見這個傳統是有很大的問題,而西方是徹底的強勢,當然她們有我們不可及的地方,所以我第一步就是要把西方的源流弄清楚,然後吸收西方必威体育精装版的成果,回頭來看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有怎樣的意義與價值。所以我在台大的時候,就跟了方先生念柏拉圖、跟陳康先生念亞里斯多德,都是以西方哲學為主。到了我大學畢業休學一年後,回來念碩士班,那時候我的碩士論文是做凱西勒,這個名字也是從方東美老師那裏聽來的,所以我聽到他的「論人」,也就是文化哲學的概論,我覺得很有興趣,就把它給翻譯出來。這本書在1959年就出了,所以我一開始完全是走西方哲學,可是不是完全西方哲學,因為我走的是方先生的寬廣的文化哲學,我們台大那時候恰好符合這個需要,那時候台大的學生要念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印度哲學史,所以我三個東西都有念。有這樣一個宏觀的背景,然後回過頭來看我們中國自己的一個傳統,這個傳統雖然不是我研究的對象,可是我從小就有一種想法,像我父親寫信告訴我的:儒釋之道,如日月經天;儒家與佛家的道理就像太陽跟月亮一樣經天。所以我沒有經過五四反傳統的東西,而是放在一個寬廣的世界哲學的背景,雖然知道中國哲學有不足之處,也有其寶貴的資源,所以這到我後來的想法,這叫做傳統的資源與限制,我們傳統有很多寶貴的資源,也有其限制,這兩個東西是一個根出來的。所以一直要到我拿到碩士之後,然後我父親的朋友牟宗三先生,我一到台灣就有跟他聯絡了。我就把我大學寫的論文都告訴他,所以他在我很年輕的時候就介紹我到<民主評論>還有香港出的人生雜誌上面寫文章。 所以我碩士一畢業,那時候東海大學新成立不久,東海有一個特色,她們注重通識教育。那麼通識教育的課程本來是牟先生教的,他本來是附屬中文系,那時候東海沒有哲學系,他要去教比較中國哲學的專業課程,通識課程要找個年輕人來教。那時候徐先生是中文系的系主任,徐先生跟牟先生就請我到東海去教通識,所以我並不屬於任何系,是屬於文學院的;但是徐先生跟牟先生是中文系的,所以我就掛單在中文系。去了東海以後,我就耳濡目染,一方面跟了牟先生,他那時候沒結婚,談宋明理學,而徐復觀先生做思想史,牟先生是哲學的徑路、徐先生是思想史的徑路;我受兩位的影響,所以在東海的時候雖然我教通識,通識本來就是中西印三個傳統包括在裡面,中國的部分就是耳濡目染加強,可是等我出國後就轉為以中國哲學為主。 問:老師先前有提到,機緣巧合得到兩張機票,想請問老師為何在那時候會選擇 以前往台灣作為主要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往國外發展,有無什麼特別的考量? 答:台灣本來就是一個跳板,所以我堂哥考進台大後,在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