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发极化法—陈辉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陈 辉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huich@ schoolhui@163.com 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 激电法,IP)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为 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 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电法分支。 岩、矿石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这种电化学起 因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简称 激电效应) 一、激发极化法理论基础 1. 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机理 岩、矿石激发极化单元模型 1. 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机理 •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模型 (a) 电荷分化成平衡双电层;(b)双电层结构;(c )外电流引起的电荷转移 1. 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机理 •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过程 (a )正常双电层(b)充电过程(c )放电过程 1. 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机理 • 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 岩石的孔隙和颗粒表面粘土矿物附近的电荷分布 情况 岩石颗粒-溶液界面的 1-砂砾;2-黏土;3-正离子(扩散层);4-负离子层; 双电层结构 5-溶液中的自由离子;6-激发电场方向 1. 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机理 • 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理 宽窄孔带薄膜极化效应原理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在激电法理论和实践中,为使问题简化,将岩、 矿石的激发极化分为理想的两大类: “面极化”: 致密的金属矿或石墨;特点是激 发极化都发生在极化体与围岩溶液的界面上. “体极化”:浸染状金属矿和矿化(包括石 墨化)岩石及离子导电岩石;特点是极化 单元(微小的金属矿物或岩石颗粒)成体 分布于整个极化体中。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一、面极化特性 面极化特性测量装置简图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石墨标本阳极(实线)和阴极(虚线)过电位的 充、放电曲线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黄铜矿标本阳极(实线)和阴极(虚线)过电位的充、 放电曲线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实验资料还表明,在电法勘探通常采用的小电流 密度j 0 1µA /cm 2条件下,归一化过电位 ∆Φ/ j 0 不随电流密度大小变化即过电位与电流成线性关 系: ∆Φ=−k ⋅j n 负号表示 电位增高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系数k为 单位电流密度激发下形成的过电位值,是表征面极 化特性的参数,称为面极化系数。从电学观点看,k 可理解为激电效应在电子导体—溶液界面上形成的 面阻抗,k与充、放电时间及电子导体和周围溶液的 性质有关。 2 稳定电流场中岩石和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几种电子导电矿物在溶液中的面极化系数k值 矿物 石墨 黄铜矿 磁铁矿 黄铁矿 方铅矿 磁黄铁矿 K( Ω⋅m 2 ) 14.1 10.0 9.9 7.5 2.5 0.4 铜的面极化效应与溶液电阻率的关系 k ∆Φ 面极化系数 λ − ρ1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