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教 学 建 议 古诗:重欣赏、鉴赏 古文:重语言疏通,内容理解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⑴诗歌的形象   ①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⑵诗歌的语言(理解B级,赏析E级)   ①语法角度   ②修辞角度(炼字\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⑶表达技巧    ①表现方法(表达客观事物):赋、比、兴,衬托、拟人、对比,白描、写意,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联想、想象、象征;    ②抒情方法(表情达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⑴评价思想内容(可从诗歌类别入手)   ⑵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作者融入意象、意境中的思想感情。 3.唤起、保护、强化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此乃古诗文学习之根本    答题规范:①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②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③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等;④指出诗中所蕴涵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考生答案存在的问题是或不完整,或不具体;其原因在于他们头脑中对这道题的答题要求、答案内容不明确,或者对“怎样答题”的意识不够强烈、鲜明。 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给1分; 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1分; 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等,2分; 指出诗中所蕴涵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 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4分:⑴本诗的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1分),先写茅斋低小,但燕子却经常到来,再写看书时,飞虫进来打着人(1分),把自己对茅斋的喜爱之情寄托在燕子、飞虫等意象中,充分体现了茅斋虽小但乐趣无穷。(2分) 3分:⑴用借景抒情(1分)的手法,先点出茅斋低小引来燕子,(1分)体现当时作者不得志,生活环境简单困苦。(1分)琴书体现作者不得志,但未被打倒,还有琴书做伴,全诗以燕子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悲伤之情。 2分:⑴本诗用拟人手法,诗人应用借景抒情,(1分)江上的燕子因为茅斋很低就飞来停在上面,琴和书内都有了泥点则引来飞虫。(1分) 1分:采用了联想、寓情于情的手法,描写了低矮茅房、燕子、泥点、飞虫,(1分)好比世间污浊的人和事,影响着独居草堂的诗人,起到了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作用。 0分:作者住在草堂时,看到燕子经常飞来,并衔着泥污,表达了作者看到官场的贪污而远离,抒发作者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落实措施: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的知识,给每一位同学的答案打分,并说出理由(得分点\失分点)。每位同学再根据小组的评议修改,使自己的答案升格。 老师的话: 让学生学会在各种训练中注重反思,寻求增分点,这是我们提高分数的有效策略! 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伊人”在何方 ——再读《兼葭》 顺着清澈的溪流,信步于柳岸绿堤。水中小洲白茫茫的芦苇,沐浴在浓浓的晨雾里,一片溟蒙、神秘。——莫不是《蒹葭》的意境? 千百年来,多少痴情的人儿,企盼着“在水一方”的伊人。蒹葭苍苍,路儿遥遥,河水弯弯,伊人“宛在水中央”。踏着露水,逆着曲水去寻,迎着直流而觅。朝阳正出,“白露且长”,伊人仍在远方。 在青年男女眼里,《蒹葭》无愧于一首让人玩味不尽的情诗。在他口里,“伊人”是“她”;在她心中,“伊人”是“他”,诗中芦苇、霜露、秋水组合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重章叠句,反复吟唱,表达了孜孜以求、所思不见的怅惘心境;而伊人可望不可及,令“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