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设计史第二讲2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青铜器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制造工艺达到最高水平 汉代 长信宫灯 2.4.2 中国古代服装 中国古代服装大致分为四类: 冠,就是帽或者头巾 衣,指上衣 裳,下身所穿的衣服,包括裙和裤 深衣,衣、裳连缝的服装 夏商时期,初步确立“冠服制度” 周代 冠服制度趋于完善 冠服制度严格规定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之间服饰在颜色、款式甚至花纹上的差别,同时规定了在不同场合必须穿戴不同的服饰。 秦汉 纺织印染技术提升显著。流行穿深衣 魏晋南北朝 社会动荡,冠服制度影响减弱 宽衣大袖 隋唐 是中国服饰最为精致华丽的时期,由于纺织技术和印染技术的进步,服装精美,气势非凡。 宋代 服装的款式又趋于保守,明黄色成为天子专用的颜色 明代 服装最大的特点是官服的胸背坠有“补子”,用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等级的官员 清代 虽受满足服装款式的影响,但颜色、种类与等级还是以汉族的冠服制度为基础。 满族的服装,像马褂和旗袍,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变化,最后变成了很有中国特色的服装 本章小结 中国的建筑、家具、陶瓷等设计,对日本、东南亚,甚至西方的设计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但无论是商代青铜器狰狞之下的残酷,明式家具典雅所代表的理性,青花瓷华丽背后的奢侈,或是故宫雄伟所体现的庄严,都无法完全概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是综合与多面的,并且会随历史潮流而变化,我们应客观而中立的审视各种工艺品的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设计的理念也涉及很多方面,在考虑设计问题的时候,不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或者透过表面去探索一些更深层的含义,这样会使设计更有灵性。 实践练习 项目:以“中国传统设计”为题设计一个图案 要求: 1、图案可反应中国的某一种传统设计,可参考所讲内容,但不能直接使用传统图案或纹样。 2、写出图案的来源和意义 3、尺寸不小于15CM,表现形式不限。 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三、明式家具的外形设计特点 四个字:简、厚、精、雅 1、简,指外形简练大方 明式家具的造型讲究“玲珑剔透”,各部分结构以线条为主,除功能需要外很少大的块面,从各个角度均能看透整件家具,所以让人觉得灵巧简洁。也因紫檀、黄花梨等数码生长缓慢,木材昂贵且截面较小,制作时不能有半点浪费,所以外形尽量设计的比较简洁。 2、厚,指庄重质朴 明式家具多放置在厅堂里,是日常生活与会客时的重要物品,所以设计必须庄重、有节制。 大部分明式家具的整体外形方正,讲究比例匀称,令使用者也必须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达到仪态端正的效果。 明式家具表面均不涂漆,保留木材质朴的纹理和颜色。 3、精,指做工精细,一丝不苟 基于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明代家具工匠总结出一套家具的科学比例尺寸,长宽高符合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椅凳高度在40~50厘米之间,与人小腿长度相当;椅子的靠背与人的背脊高度相等,根据人体的线条设计成轻微的S形弧线,并且稍稍向后倾斜3°~5°,以达到舒适的目的;桌案等的设计参考人坐下后胸部的高度,双手可以平铺于桌面,下方空间也便于腿脚神屈。 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标准。 4、雅,指风格高雅 明式家具外形线条流畅,许多结构上都有轻缓的曲线变化,转角过渡处圆润,少有完全的直线,方中有圆,硬的木材与柔和的线条浑然一体,做到柔婉而不失庄重。重视整体比例而非繁复的装饰,束腰、鼓腿、出头等设计强调整体轮廓效果,仅在家具的边角和结构的末端做一点点弯曲、上翘的装饰。大面积的木材上也只有小面积的浮雕或镂雕作为点缀,与大面积的素面形成对比,不滥加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陶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中国又有“瓷的故乡”之称,中国和陶瓷英文拼写都是CHINA,可见陶瓷在中国手工艺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3.1 中国原始陶器 陶:由普通的粘土或陶土制作而成,烧制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质地较粗糙,气孔多,较吸水。 瓷:由高岭土或特殊的瓷土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表面上釉,光滑细腻。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是一种煮食的炊具 中国在8000年前就出现了最早的陶器。小型的陶器用手捏制,较大型的则先搓成泥条,再盘筑成器形,还可以将几个不同的部分相接,再加以修整。 泥条盘塑法制陶器 早期的陶器多模仿自然界的果实形状制作,大都浑圆饱满,用于盛放食物和水。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 彩陶 陶器的外形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产生了不同的设计,陶器上的花纹则代表了中国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绘有红黑装饰花纹的陶器成为彩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 黑陶 新时期时代末期,山东地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