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学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概 念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背 景——品种繁多,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现有中成药8000余种。 2002年《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收载国家基本中成药1779种。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收录品种1420余种。 中成药剂型40余种,科别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 随着我国中药制药企业的发展,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日益普及,不合理应用亦凸显出来。 背 景——不合理使用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 不辨证,或辨证不准 用法用量不当,剂量随意 把补益类中成药当营养品 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 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明确等 目的与意义 为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规范中成药使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供各级医疗机构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参考。 前 言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类型,预防的措施等。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7.表里双解剂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 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 凉开、温开。 11.固涩剂 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 固崩止带。 12.理气剂 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 13.理血剂 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 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 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三、中成药的安全性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 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举例: 辛温解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颗粒 辛凉解表:银翘解毒片、抗病毒口服液、夏桑菊颗粒、柴胡注射液 扶正解表:玉屏风颗粒、参苏丸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3. 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3.剂型的选择 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滴丸剂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3. 剂型的选择 煎膏剂: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