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中考古诗文积累和阅读
职业中学 张江平
2014.4
; 中考古诗文积累和阅读包括:古诗文的默写、文言字词的解释、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古诗文的理解。它的分值为32分,约占全卷总分的26.7%。 ;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古诗文积累、阅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出:背诵优秀诗文61篇;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二、中考命题说明对古诗文积累和阅读的要求及试题类型和分值;3.11—13年古诗文积累和阅读的试题类型及分值;三、苏教版、人教版、语文版古诗文重合篇目统计及命题特点;;;;;;;(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命题的特点;3.翻译句子主要是文言文重点语句内容的理解(省略、倒装),主要考查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而且都是简单的句式,得分点也就两个,易于评判分数。;诗歌理解
11年:以《蒹葭》中诗句为例,说说《诗经》突
出的艺术手法。
12年:品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
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
字的表达效果。
13年: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
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
”说明这一特点。;文言文理解
11年:结合内容简要说明《爱莲说》一文的标题
不能改成《莲说》的原因。
12年: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范仲淹写《岳阳楼
记》的原因。
13年:郦道元在《三峡》一文描写“春冬”景物
后感慨道:“良多趣味。”你认为这里所
说的“趣”指什么?说说看。
“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是孟子的著名论
断。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11—13古诗文积累和阅读试题分值设置及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二)失分原因;3.学生常用字记忆不准确,同音字或形似字辨别不清,错别字较严重。此类错误表现的最为普遍:如 “夜吟(饮)应(映)觉月光寒”; “吟(引)鞭东指即(际)天涯”;“杨(扬)花落尽子规(归)啼”; “千里共婵(蝉)娟(鹃) ”等。以上错别字,多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理解诗意造成的。;4.解释加点字中通假字答题不完整。如“食”只写同“饲”,不写具体的含义。;6.学生在翻译句子时,关键实词理解不准确。如“斗折蛇行”只译为“像北斗星和蛇那样”,而没有译出“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爬行”。;8.古诗文理解上,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扣题来做答,但是只浮于表面,贴标签式的,没有内容作支撑,不能准确、全面、完整答题。;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标签式机械分析取代了对情味的体悟;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文言文教学:;(三)以应付考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教师模仿命文言文试题,肢解每一篇课文,大搞考点训练,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只言片语,分析问题不全面。;(一)对语言文字的溯源解读,唤醒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魅力,理解古人运思和行文特点,避开对它们的“自动化”理解。;;《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孔子时代所学习的内容——“六艺”,既有
“学”又有“习”。
;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
首篇首句。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
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
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
生”这个贯穿他一生的最重要的思想主题
,这句话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
出现在《论语》的开篇就完全合理了。
;(二)在语文文字之间建立联系,以旧知新。对语言文字进行新旧勾连解读,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法,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节点”。;(三)重视自主感悟,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在诵读中品味美感,在探究中体悟美感。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才能进入作品世界,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升审美能力。
;(四)回归文本,把握价值。要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生情感上要与“文本”产生共鸣,能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还原历史以及文化情境,激活作者储存在语言符号中的思想感情。;(五) “文”与“言”的学习要并重,加强字、词、句的理解时,还要从文言文中学习文章的构思和表达的技巧。;(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积累必须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要让学生“见‘言’知‘意’”。; 谢谢大家!
欢迎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专题复习——六大离子检验.ppt
- 中考专题复习一一仿句.ppt
- 中考专题复习之议论文阅读技巧指导讲义_教案_资料{详细版}.ppt
- 中考一轮复习机械和人.ppt
- 中考专题一一物质组成.ppt
- 中考专题复习——化学和社会发展.ppt
- 中考二轮之——冲刺{几何图形的不变性和变化规律以及特殊条件下的特定性}.doc
- 中考专题复习《第二讲 声现象》.ppt
-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病句修改{共76张课件}{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复习}.ppt
- 中考专题之看图短文填空{共31张PPT}.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