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一}.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一}

* 常见文言虚词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又数刀毙之 (代词,它)《狼》 渔人甚异之(代词,见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一、复习“之” 之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4.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 ①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 至之市(《郑人买履》)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而+形)(动+而+动) 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 ①泉香而酒洌(表并列)《醉翁亭记》 二、复习“而” 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 ①学而时习之 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相委而去(表修饰)《陈太丘与友期》 ②道渴而死(表修饰) 《夸父追日》 4.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狼》 三、复习“其”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马说》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复习“以”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4.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5、“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 “就” 等 。如: 五、复习“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狼》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乃大惊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六、复习“虽” 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