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药剂之中药的浸提、分离和精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剂之中药的浸提、分离和精制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第一节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一、中药材成分的类型 1、有效成分与有效部位 2、辅助成分 3、无效成分 4、组织物质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复方治病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点。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制剂是复方(由几味药或数十味药组成),成分的构造极其复杂。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为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效应上。所以对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不是绝对地划分。 例如:鞣质 在注射剂中为杂质应除去; 在五倍子和没食子中被认为具有收敛作用的成分; 在大黄中是辅助成分; 在桂皮及其他多数药材中则是无效成分; 第二节 浸提(出)原理与影响因素 一、浸提过程 1、含义: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可溶性物质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2、原理:浸出过程包括——溶质由药材固相向液相中的传递过程;系以扩散原理为基础。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浸润与渗透阶段 解吸与溶解阶段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1)浸润与渗透阶段 该阶段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溶剂的性质; 药材表面状态、毛细孔状态、大小、分布; 比表面积; 压力等 2)、解吸与溶解阶段 关键是选择最适当的溶媒,溶解有效成分,使渗透压升高,从而进入更多的浸出溶剂,使细胞膨胀、破裂。 常用溶媒: 水:为最常用的溶剂之一。极性大,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易霉变。 乙醇:常用溶剂之一。半极性溶剂,溶剂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具有药理作用,价格较贵,易燃。 其它溶媒:乙醚、氯仿、丙酮等。 3)、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高渗形成扩散点,不停地向周围扩散,以平衡其渗透压。这就是浸出的动力——浓度差(药材组织内的浓度与外面周围溶液的浓度差)。 物质的扩散速率可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 ds/dt=-DFdc/dx ds/dt为扩散速度;F为扩散面积; dc/dx为浓度梯度;D为扩散系数; 根据FICK‘S方程,提高扩散速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溶质的浓度梯度。 方法主要有: 用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 创造最大的浓度梯度是浸出方法和浸出设备器械设计的关键问题。 注: 有些教科书亦将其划分为另一阶段即:置换浸出阶段.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要求:浸出溶剂应对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无效成分少溶或不溶,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常用的有:水、乙醇、不同乙醇浓度的溶液。p99 浸出辅助剂: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等。 水:极性大,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 乙醇:极性和溶解性能可通过调节乙醇浓度而改变,选择性地浸提药材中某些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如右表所示. 2、药材的粉碎粒度 应适当的控制粒度,根据药材、溶剂选择。 如:叶、花、草等疏松药材,宜粗些或不粉碎; 根、茎、皮等坚硬的药材,宜切成薄片; 水为溶剂,药材易膨胀,可粉碎得粗些或切 成薄片、小段; 乙醇为溶剂,乙醇对药材膨胀作用小,可粉碎成粗末(通过一或二号筛); 3、浸出温度 一般温度愈高,扩散速度愈快。 应注意对成分的影响。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于沸点温度下进行比较有利。 4、浓度差(浓度梯度) 浓度差越大药物的扩散推动力越大,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 增大浓度差的方法:不断搅拌,更换新溶剂,采取流动溶剂的渗漉法等。 5、操作压力 提高浸提压力有利于加速浸润渗透过程,使药材组织内更快地充满溶剂,并形成浓浸液,使开始发生溶质扩散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 注意:压力只对药材组织坚实,浸出溶剂较难浸 润时效果好;对组织松软容易润湿的药材的浸出影响不大。 6、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速度 相对运动速度越快,浓度梯度越大,利于浸出。 但不易太快,易使溶剂的耗用量增大。 7、新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 胶体磨 强化浸提方法等 第三节 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一、常用浸提方法 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一)、煎煮法 1、含义: 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如:汤剂等。 2、煎煮法的特点 1)适于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稳定的药材; 2)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对成分不清楚的中药或方剂剂型改革时,多用煎煮法; 3)、成分复杂,杂质浸出较多,不利于精制,且易霉败; 4)、一些不耐热及挥发性成分易破坏或挥发损失。 3、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浸泡 2)煎煮器的选择 3)加热方法 4)提取挥发油时可吊油 5) 提取的次数及浸出溶媒的用量 (二)浸渍法 1、含义: 将药材用定量的溶剂(多用乙醇或白酒),在一定的温度下浸泡,使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2、类型: 根据提取的温度和浸渍的次数分为三种方法: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 冷浸渍法:常温,制备酊剂、酒剂等; 热浸渍法(温浸):40~60℃,药酒的制备;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