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翻译思想与理论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时期的翻译思想;西塞罗;西塞罗的翻译思想;贺拉斯;贺拉斯的翻译思想;昆体良;昆体良的翻译思想;;;;;;中世纪早期的两位翻译家;中世纪末的翻译家;列奥那多·布鲁尼的翻译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多雷的翻译五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英国17世纪的翻译思想家;;西方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翻译思想;;歌德的翻译思想;;施莱尔马赫的翻译观点;;洪堡的翻译观点;;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泰特勒翻译思想的影响;从支谦到到钱钟书;01;中国翻译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思想的出现则要晚很多,直到两汉时期佛经翻译开始以后才陆续出现。一些基本的翻译观念,如“文”与“质”,便是在佛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文”“质”两派代表译论家及其思想;
支谦翻译的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畅达经意使人易解的缘故。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因而他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那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更翻出了《瑞应本起经》。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吕 澄)
;
2. 道安——重质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佛图澄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因而他就师事佛图澄。;道安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上所说的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都是他的经验之谈,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三不易”: 第一,原文中圣人之言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比较古雅,现在时过境迁,翻译时要改古适今,很是“不易”。
第二,原文中千年之前的圣人之言立意高远,要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传递给浅俗大众,殊为“不易”。
第三,释迦摩尼大弟子在出经时尚且反复斟酌、兢兢业业,现在我们这些与佛祖相距千年的凡夫俗子来翻译佛经,那就更是“不易”了。;“五失本”:
1. 因为佛经原文的词序是倒装的,翻译时要按照汉语习惯把它颠倒过来,会导致“失本”。
2. 佛经原本文字质朴,汉语崇尚文采,翻译时对原文加以修饰,会导致“失本”。
3. 佛经原文有较多繁琐重复的内容,翻译时把它们都简略掉,会导致“失本”。
4. 佛经原文中在长行后有偈颂复述,即所谓“义说”,类似汉人韵文中的乱辞,内容其实是重复的,翻译时把这些千五百字的“义说”都删除了,会导致“失本”。
5. 佛经原文中每讲完一事转述新的内容时,会把前面所说的内容再说一遍,这些重复的话也全部都删除了,会导致“失本”。
;3. 鸠摩罗什(343—413)——偏于文
鸠摩罗什(华言童寿),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
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学开辟了广阔的园地。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论,使他感到翻译上兼顾信与达的困难。因此,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
;4. 慧远(334—416)——文质并重(厥中论)
慧远,本姓贾氏,晋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崞县东部)人。他从小好学,十三岁(346)就随从他的舅父游学洛阳,习儒家典籍,及老、庄之学。慧远继承其师道安的遗志,热忱弘法。他初事道安,即以建立教法宏纲为己任,以后他更推广此意,欲根据教法移风易俗。(游 侠)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道安主张直译,鸠摩罗什倾向意译,慧远融合了这两家的主张,提出“厥中”论。他的佛经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彦琮(55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四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VIP
- 江西欣和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年产5万吨精制甘油(生物碳源)、年产1万吨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2万吨过硼酸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跨境电商的竞争对手分析与策略应对.pptx VIP
- 潮汐课件完整版本.ppt VIP
- 中央一号文件2025年课件.ppt VIP
- 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一(下)期末数学试题和答案.pdf VIP
- 2024年河南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