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音史 第四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音乐 公元220——589年 一、民间音乐 1、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俗乐总称。 “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魏书.乐志》) 2、吴歌:古代江苏一带的民歌,其风格抒情、细腻,多以表现男女间的爱情为主。 3、西曲:古代湖北一带的民歌,内容多为抒发游子思归的别离之情,是长江流域商业繁盛的产物。 4、歌舞戏: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代表节目有《大面》、《钵头》、《踏谣娘》。 二、文人音乐家及思想 嵇康(223——263) 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 音乐论著《琴赋》、《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文章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一问一答式的8次辩论,阐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文章的核心就是“声无哀乐”,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感情是主观存在的,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从何而来的呢?嵇康认为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人心中先有了哀乐,音乐起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乐论》是他在音乐、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相传琴曲《酒狂》是他的感怀之作。 阮籍的《乐论》 《乐论》是一篇音乐论文。从表面上看,它继承了儒家的音乐观点,夸大音乐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作用,把音乐看作具有神秘力量的事物,实质上却是把重点放在否定“郑卫之音”上,借着批判“郑卫之音”去鞭挞司马氏家族的骄奢淫逸。 三、音乐理论 1、乐律学成果 三百六十律 新律 笛律 2、曲谱与记谱法 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 。 四、乐器 ——打击乐器 四、乐器 ——弹拨乐器 四、乐器 ——吹管类乐器 五、音乐文化的大融合 1、少数周边国家的歌舞伎乐在中原地区迅速流行,龟兹(qiuci)乐、西凉乐、高昌乐、天竺乐、高丽乐等歌舞伎乐纷纷融入了中原音乐文化; 2、一些少数民族的乐器也传入了中国,如:曲颈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羯鼓等; 3、佛教传入,佛教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步建立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