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变态心理学.doc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心理又称为病理心理、异常心理、心理障碍、
异常行为,泛指人的感知、情感、思维、智能、判断、
记忆、行为和人格等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发生了异常
变化,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的行为方式活动,其
行为后果对他人或对社会都不适合。
研究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表现、诊断和治疗的
科学,称为变态心理学,或称为异常心理学、病理心
理学,它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常态与变态的区分
(一)正常心理的特点
所谓正常心理是指个体必须维持自我的完
整、统一,能够自知、自制、有调整自身的
能力,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区分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原则
1.心理活动是否能与环境保持统一性。
2.心理活动是否具有完整性与协调性。
3.个性特征的表现是否离奇或是否保持相对
的稳定性。
(三)判断变态心理的方法
1.内省经验标准:一是个体自身的主观体验,二是
观察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判断;
2.社会适应标准:根据个体心理行为满足自身需要
以及被周围环境接受程度,对不能有效满足需要且
被环境无法接受者予以异常判断;
3.病因与症状标准(医学标准):把异常心理当作
躯体疾病看待,主张根据是否存在导致异常心理发
生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变化作为判断标准;
4.心理测验和实验标准(统计学标准):根据个体
的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程度,对偏离程度大者给予
异常判断。
第二节 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因素
遗传素质 生化改变
躯体疾病 药物影响
精神病患者家属近、中、远亲的患病率
父母 33.21%
同胞 30.10%
父母的同胞 13.56%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2.66%
第一代堂兄姐妹 6.46%
第二代堂兄姐妹 4.20%
表叔伯父与表舅姨 3.64%
二、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理论:变态心理来源于心理活动
内部的矛盾冲突,尤其童年时期的心理矛盾
或感情剥夺的影响最为严重。
学习理论:变态心理来源于环境刺激形成
的条件反射,适应不良的行为是错误的学习
和不适当的条件联系之结果。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是不断成长和发
展的,人有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这是人的
基本需要和行为动力,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
阻,人就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即变态心理。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宗教、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和家
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不同历史阶段有
其不同的特点。
变态心理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项
因素对个体产生综合影响作用的结果。生物和
心理因素,即素质是个体的基础,是变态心理
发生的基础;社会环境因素是变态发生的条件。
当然,对于具体的某种变态心理,其相互作用
的形式与侧重点有可能不同。
第二节 变态心理的分类
一、症状学分类
1.心理过程障碍
认知过程障碍:感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
维障碍、想象障碍、注意障碍
情感过程障碍:抑郁、焦虑、恐惧
意志障碍:增强 减弱 缺乏
2.人格障碍
3.性心理障碍
二、疾病学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三节 神经症性障碍和癔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
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
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