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地影响.pdf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地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引言 1.1壳聚糖 1.1.1壳聚糖的来源和制备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的产物.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蟹的甲壳,昆虫的甲壳,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 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化合物就是甲 壳素.自然界中壳聚糖的存在量较少,都是由甲壳素深加工脱去乙酰基后制取的,目前工业 化生产甲壳素的主要原料是水产加工厂废弃的虾、蟹壳,其主要成分有无机盐(碳酸和磷酸 的钙盐)约占45%,粗蛋白和粗脂肪占27%,甲壳素约20%~30%,还有少量虾红素.我国 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虾、蟹、贝类食后剩下大量甲壳废弃物,既可作为生产甲壳素、壳聚 糖的原料,同时也避免环境污染.另外许多研究者(陈旭红,1997;壬爱勤,1998)发现, 用蝇、蛆壳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广阔的实用空间,并提出了生产工艺. 利用虾、蟹壳制备壳聚糖主要的操作过程是脱钙和脱蛋白,然后脱乙酰基,则可得到 壳聚糖(陶玉贵,2000;佟锡江,2001).生产壳聚糖的过程简称为“三脱”.具体步骤如 下:f1)原料预处理:将虾蟹壳上的污染物等杂质除去,用水洗净,然后干燥;f2)脱钙:去除 壳中的无机盐,主要是碳酸钙.取干燥后的虾蟹壳用1,0mol/LHCI在室温下浸泡4h,原料软 化,无气泡产生,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3)脱蛋白:去除原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将脱钙后 的虾蟹壳置于3%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2h,然后过滤、水洗至中性;(4)漂白:有2种方法, 包括日晒漂白,将碱浸的虾蟹壳摊于地面,利用日光曝晒,并不断翻动,至虾蟹壳全部漂白 为止;氧化漂白,采用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溶液漂白,至此产物即是甲壳素;(s)脱乙酰 基:将甲壳素置于45%一5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4小时,然后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 朝晖,1999;牟占军,1999;黄治林,2000;费文丽,2001). 1.1.2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浓碱水脱去乙酰基后的产物,又称脱乙酰甲壳质,可溶性甲壳 豢、聚氨基葡萄糖,化学名称是(1,4)一2-胺基-2-脱氧-D—D葡聚糖.壳聚糖的外观是白色 或灰白色无定形、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无毒、无害,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 稀的盐酸,醋酸,溶于酸后主链也会缓慢水解,分子中的游离氨基呈弱碱性,可与氢质子相 结合,而使自身带正电荷.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纤维素、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结构如下 捌。 纤维素 甲壳素 壳聚糖 1.1.3壳聚糖的作用机理 壳聚糖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调节脂肪代谢,抗菌抑菌作用和免疫增强作 用。 1.1.3 1调节脂肪代谢 肉鸡脂肪过多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脂肪的多余沉积不但影响鸡肉的品质,还提高了 饲料成本。目前许多肉仔鸡试验表明壳聚糖不但能降低肉鸡的脂肪回肠消化率(Razdan, 1994),还能降低肉鸡血清和肌肉中胆固醇的含量(王述柏,1998;张丽英,1998),但是 关于壳聚糖降脂作用的机理尚无定论。作者总结国内外研究者对壳聚糖降脂的机理大体可划 分两种。一些研究者认为:壳聚糖在胃中与胃酸作用(小林隆明,1979)或与脂肪混合 (Deuchi,1994)形成复合物,进入肠内后形成胶体,吸附脂肪、胆汁和胆固醇,阻止脂解 作用,使未消化的脂肪、胆汁和胆固醇与壳聚糖凝胶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脂肪的吸收, 降低了血中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1‘G)的水平。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组成 壳聚糖的葡聚糖胺链带有铵离子,具有阴离子交换性能,可作为一种弱阴离子交换树脂,带 正电荷的壳聚糖与负电性的胆汁酸结合排出体外,使重吸收进入肝脏中的胆汁减少,胆囊排 空,而胆囊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胆汁酸储备,这就促使血浆或肝脏胆固醇被转化为胆汁酸,以 维持胆汁酸储备,从而降低了血浆或肝脏中胆固醇浓度;此外壳聚糖与胆汁酸结合排出体 外,脂肪没被乳化就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Cynthia, 2000)。 1.1.3 2抗菌抑菌作用 壳聚糖具有抗菌抑苗作用,其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及聚合分子结构,表现出类抗生素 的特征.可与病原菌表面的鞭毛r及荚膜吸尉凝集,破坏细菌胞膜的代谢,抑制病原菌繁殖。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