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圆曲专用课件
圆圆曲 吴伟业 吴三桂 陈圆圆 圆圆曲 学习重点:作者创作《圆圆曲》的 时代背景、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圆圆曲》的主题及结 构线索 圆圆曲 一、作者简介⑴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 吴伟业 圆圆曲 一、作者简介⑵ 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 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 圆圆曲 一、作者简介(3) 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 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 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 圆圆曲 二、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胜归来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 哭罢君亲再相见。 吴三桂的大刀 圆圆曲 第二部分,叙述陈圆圆归吴三桂的过程。 相见初经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⑴倒叙: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初次相见 圆圆曲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2)再倒叙陈圆圆的身世 圆圆曲 唐代名妓 薛涛 西施 圆圆曲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3)由身世引入陈圆圆被贵戚强载后的经历 圆圆曲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圆圆曲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拣取花枝屡回顾。 在贵戚家为歌伎,与吴三桂相见 圆圆曲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叙述陈圆圆的经历至此,与前面叙述初次相见接合) 牛郎织女图 圆圆曲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4)陈圆圆被起义军掠夺的经历 李自成起义画图 圆圆曲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叙述陈圆圆被起义军掳去的经历至此,与“再相见”接合,陈圆圆跟随了吴三桂) 圆圆曲 第三部分:写了陈圆圆的幸福生活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圆圆曲 第四部分:插叙教曲伎师和浣纱女伴的感慨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妓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圆圆曲 第五部分:写陈圆圆的感受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圆圆曲 第六部分:作者议论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三国周瑜画图 圆圆曲 君不见, 馆娃初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屧廊人去苔空绿。 馆娃遗址 圆圆曲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圆圆曲 三、关于主题 它虽然以陈、吴悲欢离合为线索写成,主题却不是爱情。 《圆圆曲》是以爱情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写国事。 圆圆曲 四、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 陈圆圆:跌宕悲欢的人生 吴三桂为红颜一怒的历史际遇 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甚至成为明清易代的直接导火索 她的命运正像“狂风”中被吹扬的“落花”,作者对于陈圆圆是寄与了深切的同情的 。 圆圆曲 四、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 吴三桂: 对他有嫌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 圆圆曲 五、“歌行体”与“梅村体” 歌体行是古诗的一种,多为七言,又多叙事。歌行体以转韵为其特色,杂用对偶,骈散兼行,换韵自然 。 圆圆曲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 特点:1、结构摇曳多姿、腾挪跳跃。 2、多用典故。 3、讲究声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