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摘要供参习
(某些文字略有删改)
吴宏钢2006/09/18
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人工观测项目,昼夜守班站每天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白天守班站每天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
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
00分,正点数据采样。
00-01分,完成自动项目的观测。
01-03分,向微机录入人工观测数据。
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人工仪器设备。
45~60分观测云、能、温、湿、降水、风、压、地温、雪深等,连续观测天象。
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基准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后以自动观测记录进行编发报,但仍然保留24次人工定时观测。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值班员每日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技术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走时误差在30秒之内。
表1.1 定时自动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 地平时 每小时 20时 每小时 24时 观测项目 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及其极值和出现时间
时降水量、时蒸发量 日蒸发量 辐射时曝辐量
辐射辐照度及其极值、出现时间
时日照时数 辐射日曝辐量
辐射日最大辐照度及出现时间
日照总时数 表1.2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 真太阳时 02、08、14、20时 08时 14时 20时 日落后 观测
项目 云
能见度
气压
气温
湿度
风向、风速
0-40cm地温 降水量
冻土
雪深
雪压
80~320cm地温
地面状态 降水量
蒸发量
最高、最低气温
最高、最低地面温度 日日照时数 说明: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基准站除02、08、14、20时外,其它正点时次还需观测压、温、湿、风。 地面气象观测场
观测场25m×25m;条件限制16m(东西向)×20m(南北向)。
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稀疏围栏约1.2m高。
草高不能超过20cm。
小路0.3~0.5m宽。
仪器东西间隔不小于4 m,南北间隔不小于3 m,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 m。
旧站址的观测记录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从1月1日开始。
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上要对比观测,时间基准站为1年(1~12月);基本站和一般站为1、4、7或7、10、1月,对比观测的时次为02、08、14、20时(80cm、160cm、320cm等层的地温仅在14时)4个时次,夜间不守班站02时可用自记记录代替。
表2.1 仪器安装要求表
仪器 要求与允许误差范围 基准部位 干湿球温度表 高度1.50m ±5cm 感应部分中心 最高温度表 高度1.53m ±5cm 感应部分中心 最低温度表 高度1.52m ±5cm 感应部分中心 温度计 高度1.50m ±5cm 感应部分中部 湿度计 在温度计上层横隔板上 毛发湿度表 上部固定在温度表支架上横梁上 温湿度传感器 高度1.50m ±5cm 感应部分中部 雨量器 高度70cm ±3cm 口缘 虹吸式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 仪器自身高度 雨量传感器 高度不得低于70cm 口缘 小型蒸发器 高度70cm ±3cm 口缘 E601B型蒸发器 高度30cm ±1cm 口缘 地面温度表(传感器) 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 感应部分中心 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 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 感应部分中心 曲管地温表(浅层地温传感器) 深度5、10、15、20cm ±1cm
倾斜角45°(曲管地温表) ±5° 感应部分中心
表身与地面 直管地温表(深层地温传感器) 深度40、80cm ±3cm
深度160cm ±5cm
深度320cm ±10cm 感应部分中心 冻土器 深度50-350cm ±3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