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热解气化处理工艺恶臭处理控制的措施供参习
垃圾热解气化处理工艺恶臭处理控制的措施
为了使分拣后的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燃烧正常运行,提高垃圾热解的热值,需将新鲜垃圾在储仓中停放3~5天。在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将会产生硫化氢、硫醇和氨气及其有毒物质。产生恶臭的地方有垃圾储存坑、分拣过程中的输送带廊、和向垃圾热解炉加料的过程中。这些臭气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热解气化厂周围的空气带来严重影响,必须有效处理。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厂的恶臭气体主要采取控制和隔离方法,常用方法有:(1)封闭式垃圾运输车;(2)在垃圾储仓和储坑上方微负压抽气作为助燃空气,以防恶臭气体外溢;(3)在垃圾热解主厂房卸料平台的进出料口处设置风幕门;(4)设置自动卸料门,使垃圾储坑密闭化;当助燃空气的抽气量不足以使垃圾储坑形成设计要求的负压时,可参考表1中的方法将抽出的臭气做适当的处理。
表1:垃圾臭气处理的方法
名 称 处理方法 适用范围
化
学
除
臭
法 热力燃烧法 将臭气和油或燃料气混合后在高温下完全燃烧,以达到除臭目的 高浓度恶臭气体排放源 催化燃烧法 将臭气和燃烧气体混合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一定温度下燃烧,以达到脱臭目的 高浓度恶臭气体排放源 催化氧化法 在催化剂的氧化,可将恶臭物质氧化成无臭或弱臭物质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中低度恶臭物质 高价氧化性物质氧化法 将恶臭物质通入高锰酸钾、次氯酸或双氧水溶液中使其氧化分解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中低度恶臭物质 酸吸收法 将恶臭物质与酸溶液接触,使其溶解到酸溶液中达到除臭的目的。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 活性污泥吸收法 利用活性污泥吸收来自垃圾储仓和输送带的臭气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 生物活性炭吸附法 利用生物活性碳吸收来自垃圾储仓和输送带的臭气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 生物联合吸附法 将活性污泥和活性炭分段装置进行分段吸收来自垃圾储仓和输送带的臭气 有组织排放的工业源 本工程采用高温燃烧法处理臭气。即在垃圾储仓和储坑上方微负压抽气经预热后作为助燃空气送入热解气化炉下段在900~1000℃下将恶臭成分燃烧掉。控制燃烧炉遵守“3T”原则(即温度temperature, 时间 time,湍流turbulence):燃烧温度高于850℃,臭气在高温煅停留时间大于0.3s,臭气和火焰必须充分混合。该热解气化炉下段具备了这些条件。垃圾臭气排放标准按GB14554-93厂界标准执行:
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二噁英的地产生源
在垃圾焚烧工艺中,垃圾中的含氯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二噁英的前体物,在适宜温度下并在FeCl3、CuCl2等金属催化物的催化作用下与O2、HCl反应,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等过程生成二噁英类。这部分二噁英类在高温下大部分会分解,如炉温高于850℃、且烟气在炉中停留时间大于2s时,约99.9的二噁英将会分解。但被分解后的二噁英的前体物又可在烟气中的催化剂的催化下与烟气中的HCl在500~300℃迅速重新组合生成新的二噁英。
二恶英类的生成机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一般按一下反应方式进行。
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图
以次模式生成二恶英的反应如:
在200℃~500℃的温度范围内,在飞灰中的CuCl2,FeCl3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由未完全燃烧的含碳物质进行合成反应;上式的合成反应叫de novo合成反应(de novo synthesis),影响de novo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有:(1)HCl,O2,前体物的存在;(2)在200℃—500℃温度范围内停留的时间;(3)氯化铜,氯化铁催化剂的存在。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物质生成的氯化铜,氯化铁等催化剂在传统焚烧炉排放的飞灰中含量分别为0.04%--0.07%和2%--3%;HCl不仅仅是来自有机高分子氯化物,同时垃圾中含有的NaCl, CaCl2, MgCl2, FeCl3, ALCl3, 等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也会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恶英。有关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NaCl+SO2+0.5O2+H2O Na2SO4+2HCl (3-2)
CaCl2+SiO2+H2O CaO.SiO2+2HCl (3-3)
2MgCl2+(AL2O3·5SiO2)+ H2O (2MgO·Al2O3·5SiO2) +2HCl (3-4)
2FeCl3+ 3H2O Fe2O3+6HCl (3-5)
2 AlCl3+ 3H2O Al2O3+6HCl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SME-半导体用砂轮划片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 《城市经济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Z 44267-202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数据 数字孪生的可视化元素.pdf
- 2024年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VIP
- 读后续写题型解读 理论点拨——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invt英威腾CHF100A变频器说明书.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JingChaDaXue《灭火救援典型案例》期末试卷( A )参考答案.docx
- 商铺买卖合同范本7篇.docx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单词表4上.pdf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