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建设史4专用课件
4.4 东汉都城洛阳 4.4.2东汉洛阳城规划情况 ①选址: 原周代成周位置(建城的日的是将殷商的“顽民”集中管制于成周,西周时期为陪都,战国时期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商业都市),即今洛阳以东的白马寺东。南面为洛水,北面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谷水。 4.4 东汉都城洛阳 4.4.2东汉洛阳城规划情况 ②形制及布局 ★城市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宽东西窄),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有十二门,四面各三门; ★城内有南宫,在城中偏东,北宫在城东北处,二宫占据城墙内一半而积;两宫之间,有复道,以保证皇帝往来方便和安全; ★城门南面为祭祀建筑(太庙),官署在南富附近。 ★两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市民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城内除宫殿和闾里外还几处皇家园囿(芳林苑),城外也存在皇家园囿,还有贲族私家园林; 4.4 东汉都城洛阳 4.4.3东汉之后洛阳城的发展变化 董卓时,洛阳城破坏很大,主要宫殿被烧毁; 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当时,南宫已经残破不堪,遂拆除改为闾里,将主要宫殿建在北宫,另在城东北角建金镛城, 魏明帝时又于城中建南宫。 西晋时亦建都洛阳,“八王之乱”时,在城北加筑城墙(洛阳垒),在后期的战乱中毁坏。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首都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对洛阳进行改建。 秦汉代城市总体特征 ①秦汉代特殊类型的城市:新丰城、陵城、汉代军市 ★新丰城——刘邦为解父母思乡之苦,仿照丰城在临潼县以东十八里处建新丰城。 ★陵城——汉朝曾集中天下富户于长安,实际是集中到长安附近的皇帝陵墓附近,建造陵城。汉武帝“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成帝“徙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徙一百万以上居平陵”,这些城市集中居住大量的富户,成为高消费和游闲城市。 ★汉代军市——汉初为了抵御匈奴侵扰,曾打通河西走廊,联结西域,使丝绸之路畅通。在沿通往西域的商路上建设了一些驻军城堡。这些军市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城堡附近就形成商市。 秦汉代城市总体特征 ②秦汉时期城市的总体特征 ★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城市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 ★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 ★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 ★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 ★宫殿占城市而积比例较大,出现了礼制建筑; ★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周围有一些离宫园囿。 思考题 论述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 论述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秦汉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和特点. * * * * * * * * 主要内容提要 4.1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4.2 秦朝都城咸阳 4.3 西汉都城长安 4.4 东汉都城洛阳 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系列4 秦汉时代的城市 4.1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4.1.1秦朝 战国为秦朝统一,秦朝实行了许多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如统一了税率、货币、度量衡等,秦朝还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秦灭六国以后,拆除各国城墙,将大量人口集中在首都咸阳。修建了通向全国的弛道。 拆除城墙后的各国都城,发展成为地区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寿春等,同时出现部分新的都会如云阳、琅琊、冶铁中心临邛,海上贸易中心南海、会稽、芝罘等。 4.1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4.1.2西汉 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长期战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经过初期恢复,到汉武帝时期,政治得到巩固,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同时出于军事的需要,建立了军市、营寨城。 4.1.3东汉 中原、西北、东北等地的城市受到战争破坏严重,东汉光武帝时首都东迁,长江流域与中原的商业更为繁荣,长江流域增加了10座新城市,长江以南的城市得到大力发展,并出现海外贸易中心城市。 4.1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4.1.4城市发展总体情况 西汉的疆域大于秦代,但城市的数量并不大,西汉的城市以北方诸省为主,江汉流域各州下辖的县城总数占全国的23. 5%,而北方的占77. 5%,为1228处。 到东汉时期,北方各州所占的比例下降为70. 7%,南方则上升到29. 3%。发展到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南移的第一次浪潮。 秦汉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由革新探索阶段,开始转向成熟阶段的过渡状态中,此时的特征:由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进行的区域性的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