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教案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力作用教案供参习

第三节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形成的不同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黄河流经地区典型侵蚀和沉积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地表形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2.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点: 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根据景观图分析各种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媒体: 主要外力作用的景观图片、河口三角洲模拟实验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 介绍黄河概况。 黄河流域景观图欣赏:V型峡谷,宽阔的河道,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山前冲积扇,华北平原,黄河三角洲等。 (师)如此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我们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景观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书】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转承】设问一:结合图片,分析不同河段黄河对于地貌的形成产生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概括进行简单地总结) 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板书】流水侵蚀和沉积 (教师讲解)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设问二: 对比黄河上游与中游形成河谷特点,说说侵蚀作用的差异。 (板画)下蚀与侧蚀形成的河谷形态。 河流上、中游在山区、高原流经时,受重力作用,河水不断下切,使河床不断加深,河流落差越大,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往形成“V”字形的峡谷。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 河流进入中游后,受地形影响,流速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使得河床不断加宽,显得比较开阔。 【过渡】 流水对西南地区岩石的化学侵蚀作用形成了奇特的石林,地下溶洞等喀斯特地貌。 (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分析其成因。 (讲解)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形成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我国西南部地区如广西、贵州、云南(桂林山水、地无三尺平、路南石林),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CaCO 3 + CO2 +H2O — Ca(HCO3)2 岩石凝固: Ca(HCO3)2 —CaCO 3 + CO2 +H2O 【转承】黄河在《山海经》中称为河,大河,直到《汉书》中改称黄河,因其颜色黄而浑浊得名,那么为什么成黄色呢?其携带的泥沙流向哪里了呢? 设问三 冲积扇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探究)山前冲积扇模拟实验 (通过图片分析讲解) 山前冲积扇(山区出山口)、河漫滩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在入海口)。 (讲解)雨水冲刷泥地会使一些泥沙随水流流动,冲积扇是因为河流流出山区后,水流流速急剧降低,碎石泥沙沉积形成;到了下游,河水流速减慢,便将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宽阔平坦的沙洲或平原;在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低,水流速度继续减慢,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组成沃野千里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总结】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峡谷、沟壑等沟谷地貌,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河漫滩等平原地貌。在自然界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地表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地貌。 (过渡)另一条旅游路线:自沙坡头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到乌鲁木齐,沿途的地貌景观。 【知识迁移】材料:沙漠,沙丘,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相关资料。 (设问四) 1、结合以上资料,结合资料,试总结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2、沙漠里细小的沙粒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沙丘的形成是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在干旱地区,形成风蚀地貌(如:风蚀城堡、雅丹地貌、戈壁沙漠、裸岩荒漠)。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 (如:沙丘、沙垄、黄土高原黄土的来历) (讲解)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风化地貌。 (作业布置) 试总结其他外力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类型。 【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