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抗旱规划-发展规划司
全国抗旱规划
前 言
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局部性、区域性的干旱灾害连年发生,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为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迫切要求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指导,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提升综合抗旱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自2008年9月起,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抗旱规划编制工作,至2010年6月,提出了《全国抗旱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总体部署,遵循“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从全局战略高度,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了我国干旱灾害区域分布和演变趋势,科学评价了抗旱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提出了近10年我国抗旱减灾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区域布局,以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管理服务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构建了全国抗旱减灾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等。《规划》在抗旱水源工程体系方面与近年来国家批准或开展的一大批重大水利规划,如《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全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西南五省区骨干水源近期建设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等进行了协调和衔接。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国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与指导性文件,规划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全国抗旱减灾总体水平,基本保障发生特大干旱时城镇和广大农村的人饮安全,有效减轻我国的干旱灾害损失,提升支撑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总体能力,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干旱灾害情况及特点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国土面积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地形十分复杂。由于不同年份的季风、台风进退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降水在年内和年际间的时空分布差异很大,呈现总体上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格局。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60%。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呈现增加趋势。
(一)历史干旱灾害情况
根据中国历史水旱灾害统计资料,旱灾与洪灾发生频次相当,略多于洪灾。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历史重旱和极旱[]时有发生。在公元1489~1948年的460年中,旱灾范围超10省区有35年,其中公元1528~1529年、1637~1646年、1874~1879年、1899~1900年、1928~1930年、1941~1943年为历史重旱和极旱年段。1637~1646年(明崇祯十年至清顺治三年)的极端干旱事件,始于陕西北部,于公元1638年向南扩大到安徽、江苏等省,终于湖南,旱灾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受灾人口波及中国一半以上人口,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引起社会动荡。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供水保障体系,抗旱能力随之有大幅度提高,但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仍严重滞后,干旱灾害频发重发,如1959~1961年、1972年、1978年、1997年、2000~2001年、2006年、2009年、2010年大旱等。其中1959~1961年、2000~2001年大旱为全国性干旱,受旱范围波及全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近20个省区,尤以1959~1961年大旱损失和影响最为严重,其程度与历史重旱相当。1972年干旱范围涉及海河、黄河、松辽流域。1978年干旱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1997年黄河流域干旱。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黄淮海冬麦区发生冬春旱,东北部分地区夏伏旱。2010年西南五省区[]大旱,耕地受旱面积达到1.01亿亩,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到2088万人。
(二)干旱灾害基本特点
以县级行政区为统计单元,对全国2863个统计单元(2859个县级行政区及4个不设县级行政区的地级行政区)1990~2007年近20年来旱情旱灾特点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总体上看,我国干旱灾害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发生频次高,且呈增长趋势
从农业因旱粮食损失、农业抗旱能力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三方面考虑,采用一个主要指标“农业因旱粮食损失率[]”和两个参考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