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征集.PPT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物馆是征集

缓蚀防护技术:碱浴法、氧化银法、苯骈三氮唑(BTA)法、电化还 (2)铁器的保护   方法:加固(当铁器全部矿化,已无铁心)、带锈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3)陶瓷器(实用器、明器、陶俑、陶范、唐三彩、紫砂器)的保护 损害: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渗入陶器内部,其表面也会沾染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盐类反复结晶和溶解使器物强度降低以致破碎酥粉。 修复:高分子材料     (4)玻璃器的保护 损害表现:表面呈磨砂状,失去光泽和透明度,以鳞片状剥离,粉末状脱落。 注意:保持干燥的环境。    (5)木制器的保护 木材吸水性很好,最高可至400% 脱水定形的方法:自然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用酒精置换水、渗透加固法。 (6)纺织物的保护 易受霉菌侵蚀、害虫蠹蛀、光线照射而损坏。 受损表现:粘连叠压、酥脆断裂、脱色变色、霉烂虫蛀。 方法:清洗(湿洗、干洗)、加固(托裱、夹衬、树脂涂布) (7)纸张的保护 受损表现:残损、脆裂、酥粉、糜烂、粘结、虫蛀、污渍等 揭取(蒸汽法)、脱酸 藏品提用凭证 (编号 ) 提取部门 提用目的 年 月 日 藏品号 时代 名称 件数 级别 完残情况 退 库 退还人 点数人 年月日 保管组长: 库房点交人: 提取经手人 备注 二、藏品分类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具有同一特征的藏品归为一类。分类的目的一是便于藏品的科学管理,二是便于整理研究,提供使用。 1、按质地分类 2、按用途分类 3、按时代分类 4、按工艺分类 5、按藏品征集来源分类 6、按民族分类 7、按国别分类 三、入库排架 1、入库排架 2、编制藏品方位卡,制成排架(柜)目录 四、藏品编目 藏品目录的功用:按一定方法分为若干类,按一定次序排号,再说明其特点,鉴别其内涵价值,并考证其源流,使人们可以按类目查找所需文物。 编目方法 1、填写藏品编目卡 藏品编目卡 登记号 原号 名称 时代 数量 质地 尺寸、重量 现状 来源 底版号 拓片号 档案号 入馆日期 编目日期及编者 有关资料 描述及评价 照片或略图 2、按不同的标准编成目录体系 (1)一级藏品目录 (2)藏品时代目录 (3)藏品地区目录 (4)藏品器名目录 (5)专门性目录 书本式藏品目录 前言 目次 正文——目录的主体部分, 辅助资料 五、藏品统计与建档 (一)藏品统计 1、藏品年度综合统计 2、藏品变动分别统计 3、藏品动态统计 4、藏品保护统计 5、藏品损坏统计 (二)藏品建档 藏品档案包括每件藏品的历史资料、鉴定记录、修复记录、使用记录、有关的研究著录,以及照片、拓片、器物绘图、实验报告等。 藏 品 档 案 登记号———— 原 名———— 时 代———— 名 称———— 制档人 年 月 日 6、藏品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五节 藏品的保护 一、文物的损害与质变 1、人为的破坏(有意识或无意识) 2、自然力的破坏 1自然灾害 2其它自然破坏 要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保护文物的意识和完善健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要发展科学技术。 二、藏品保护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 ①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 ②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 ③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葬环境; ④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 ⑤藏品的保养方法; 保养工作:防潮湿,防干燥,防污染,防灰尘,防光辐射,防虫蛀,防霉菌,防腐 蚀,防糟朽,防变色,防老化 ⑥藏品的修复技术; ⑦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 ⑧藏品的复制技术; ⑨自然标本的制作技术 三、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 文物原状、始状、现状 原状:历史地形成的变化后的状态,博物馆因工作需要将文物附着其特定时空、特定阶段时的状况及状态,包括材质、纹饰、音响、色彩、结构、造型、重量、尺寸、制作工艺、使用痕迹、历史痕迹等。 始状:最初时所具有的状态。 现状:此时此刻的状态。 ? 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 ①保护健康的原状,消除隐患(保护文物不是使文物返老还童,而是对文物经常保健、消除隐患、维护病体、延年益寿); ②预防性保护为主; ③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文物上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要慎之又慎); ④继承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