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的推进.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程观与新课程改革 江西师大附中 万维其 提要 一、现代课程观与课程理论流派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与着力点 三、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与教师的教育观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的推进 引言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6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3年6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现代课程观与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大约出现于唐宋年间。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注疏时,首次使用了“课程”一词。他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出现  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美国学者泰勒(Tyler,R.W.)在其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lustrction)中,提出课程原理要研究的四个问题: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学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在《现代课程观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重要变化,主要呈现为六个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课程理论主要形成了三大流派: 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课程理论; 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需要”课程理论。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与着力点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学习和借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转变课程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2. 给予学校、教师与学生更多课程决策权是课 程改革的重要基础。 3.实现课程目标层次化是课程改革的有效保证。 4.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5.更新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三、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与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部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  从这次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来看,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课程体制的改变 课程结构的改变 教科书编写的改变  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身角色,树立新的 课程观 教师观 学生观 教学观 学习观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的推进       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变革的重要趋势的主要原因:    第一,课程价值观的变化    第二,课程政策的变化    第三,从课程变革实践本身来看,那种自上而下的、受“技术理性”所支配的课程改革,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真正意义的成功。       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和变革过程中的主体价值。校本课程开发不鼓励单打独干,它是“合作性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学生、校长、家长、专家等方面通力合作。经由校本课程开发而开发出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套”课程,而是彼此关联、内在整合的,因为国家、地方、学校这三类课程决策的权力主体是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共同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中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