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ug管理的经验和实践-全篇(上中下).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ug管理的经验和实践-全篇(上中下)

Bug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上)? Office开发组。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还在微软工作,状态似乎不错。为什么后来又离开微软了呢? ? 刘振飞:93年到96年,我在北大计算机研究所读研。96年毕业后,我留在所里继续从事方正核心产品世纪RIP --- PSPNT的研发、维护、升级(还有外围软件开发比如新女娲补字NewNW、PDF流程系统等)。PSPNT是国内比较大的、成功的软件产品,我一直为曾参与研发过这个产品而自豪。 工作中,我模模糊糊地觉得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可控的流程,而不是依靠几个开发“高手”来支撑一个项目。方正人的个人素质非常优秀,集中在一起应该做得更为出色。我在方正的时候最多也就带过10来人的队伍,但即使这么小的团队,已经让我精疲力竭、疲于应付了。我发现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何有效地控制软件研发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我意识到做好一个软件,只靠技术好是很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好的研发流程和配套的支持工具。你也知道国内软件企业的项目经理都是“全才”: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乃至产品发布都要精通,事必躬亲,但实践中你又不可能样样都精通,所以结果只有一个:四处救火,累得半死但永远看不到尽头。 当时就觉得这么干有问题,但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有效改进都不知道。我最纳闷的是:这么10来号人的研发管理就这么费劲,人家微软上千人、分布全球的Windows、Office研发队伍是怎么有效管理的?我当时深入研究了一些软件工程方面的理论,比如花了一段时间仔细阅读了原版的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觉得很兴奋,RUP里面的研发理论很完备,和几个同事聊天觉得应该按照RUP的去做,但是理论归理论,具体到实际产品开发该如何做,还是一筹莫展。 恰好那时候读了微软(中国)公司前总经理吴士宏的畅销书《逆风飞飏》,提到了微软的企业管理、内部的数字神经系统及相关叙述,非常感兴趣,想去那里看看。刚好有个机会,得到了微软(中国)研发中心Office组的一个PM(Program Manager)职位。在微软的4年中,我先后经历过Office XP、Office 2003的研发,中间还夹着做过Project 2002。微软所有产品的研发都遵循同样的研发模式、使用同样的研发工具来进行管理,只不过产品大小不一、人员配置有点区别罢了。经历这几个大产品的研发流程,加上在方正的体验的对比总结,我觉得自己比较深入的理解了微软做研发的“套路”。 ?????? 我是C++程序员出身,当PM后就没怎么写过代码,总还想写写。刚好几个朋友开的公司要做网站、短信、声讯,还要对报纸做数据支持,他们需要一个懂研发管理的人去带技术部。我觉得已经熟悉了微软的研发流程,这刚好是一个检验自己所学所思的机会,所以就离开微软去做这家小公司的技术总监了(而且满足我另外的愿望:我对Windows之外的世界充满好奇,比如每天去新浪网看新闻,他们网站是如何做出来的、用到什么样的技术?Linux、开源软件到底怎么回事?) ?????? 不过我一直认为微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很喜欢其工作氛围。特别的,微软的软件研发流程我认为是最先进的,值得大家去学习。 ? 孟岩:那请你介绍一下你所体会的微软研发管理的妙处。 刘振飞:从我理解的角度,微软的研发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1)研发人员分工明确。主要的三个角色: PM (Program Manager)、 Dev (Developer)、Tester三者分工明确、接口清晰,PM来定义需求、书写出来每个功能特性 (Feature)的设计文档(Spec),Dev写代码来实现这个Spec,Tester来测试 Dev做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 PM定义的 Spec,三个角色之间并无必然的上下级关系,只是分工合作完成某个功能(Feature)。我将之形容为“三权分立”,三者之间有效合作并制衡。国内企业好像还没有PM这个角色,而测试人员又往往成为开发人员的附庸,一个 Bug是否要被解决全由开发人员说了算,这很糟糕,就像政治上一个权力没有被有效的制衡一样,一定会产生各种问题。 (2)研发工具很配套。PM将写好的需求设计文档(Spec)保存到 SharePoint文档库中,所有相关的人都可以随时查看;Dev用Source Depot (功能类似CVS的微软内部源代码管理工具)来保存源程序;Tester把发现的Bug记录到Raid中以有效跟踪这个问题的处理流程。 (3)分阶段的研发流程。和任何软件公司一样,微软的研发无非也分为规划、开发、测试、发布等几个阶段。但是微软的研发流程不走形式,可以统一产品组所有员工的思想,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进度。做完一个版本后,还会让所有员工匿名投票,找出这次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在下个版本中解决 (此过程称为 Postm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