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摩尼教专用课件
摩尼教 起源 1.三世紀由摩尼(MANI)所創,摩尼生於安息王族家庭,在25歲時把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加上基督教、佛教之教義自創摩尼教。 2.他自稱自己為上帝所選的最後一名「先知」。 3.他曾被波斯薩珊王朝的沙波爾一世禮待,但後被祅教排斥而被處死。 教義 1.主張善惡二元,有善神和惡神的存在。 2.七經:徹盡萬法根源智經,淨命寶藏經,律藏經,秘密法藏經,證明過去經,大力士經,贊願經,另外有娑布羅乾 3.二宗:光明與黑暗,各有王國,世界原為善神所創,但後來黑暗侵入光明,把光明王國腐蝕。大明神與凶神長期鬥爭,後終能驅走黑暗。 4.三際:初際、中際和後際,現世是中世。 5.戒律:三封:口封(不吃酒肉、不說謊言)、手封(不做壞事)、胸封(戒制淫慾)十戒:不拜偶像、不謊言、不貪、不殺、不淫、不盜、不詐、不二心、不懶、不行巫術,還要每日祈禱四次,行齋戒,死後裸葬,吃菜事魔。 唐代摩尼教流傳概況 始傳年代 早於武周之前:閩書載:「慕闍當唐高宗朝行教中國,至武則天時,慕闍高弟密鳥沒斯多誕復入見,群僧妒譖,互相擊難」。 武則天延載元年:佛祖統記載:「延載元年,波斯國人拂多誕持二宗經偽教來華。」(拂多誕指指教監或侍法者;二宗經應指摩尼教經。) 摩尼教雖於武則天或高宗時入華,但其初並不順利。冊府元龜卷九七一載,「(玄宗)開元七年,吐火羅國支汗那王帝賒上表獻解天文人大慕闍。其人智慧幽深,問無不知,伏乞天恩,喚取慕闍親問臣等事意,及諸教法,知其人有如此之藝能,望請令其供奉,並置一法堂,依本教供養」。 唐代摩尼教流傳概況 當時摩尼教之教師,因彼善解天文故受用於朝廷,如唐會要謂:「貞元十五年四月,以久旱,令陰陽人法術祈雨」史書載有對該教之禁令。如通典云:「開元二十年七月,敕末摩尼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以其西胡等既是鄉法,當身自行,不須科罪者」。 肅宗應寶元年,安史之亂正熾,唐室乞兵回紇,回紇派兵入援,收復京師,事後回紇軍北歸,摩尼教徒睿息等四人隨入回紇,摩尼教傳入漠北,盛行於回紇境內﹔當時回紇勢盛,唐室頗畏,摩尼教遂憑藉回紇之力,復在中國境內活動,得政府承認。 其根據來自《九姓回鶻可汗碑》(全稱《九姓回鶻愛登裏羅汨沒蜜施合毗伽可汗聖文神武碑》,立於808-821年間):「可汗(即牟羽可汗--引者)乃頓軍東都,……將睿息等四僧入國。」 宗教大會:討論應否讓摩尼教在華發展 唐代摩尼教流傳概況 摩尼教在中國內地的第一所教堂,有文獻可徵者係代宗大曆三年敕建於長安,其建立即與回紇之要求有關,其後各地摩尼教寺之陸續建立亦莫不如此。佛祖統紀載:「大曆三年,敕回紇奉末尼者,建大雲光明寺」,「大曆六年,回紇請於荊、揚、洪、越等州置大雲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唐代後期,舉凡記及摩尼教之材料大率皆涉及回紇,足見其關係之深。例如,「回鶻可汗王令明教僧進法入唐」,「敕賜回鶻摩尼為之置寺」,「元和初,再朝獻,始以摩尼至。可汗常與與共國者也,摩尼至京師,歲往來西市」。 摩尼教在唐代既藉回紇勢力而興盛於一時,亦隨回紇之敗退而衰落。據會昌一品集卷五載,會昌元年唐室即已禁止摩尼教在江淮傳教:「摩尼教天寶以前,中國禁斷。自累朝緣回鶻敬信,始許興行。江淮數鎮,皆令闡教。近各得本道申奏,緣自聞回鶻破亡,奉法者因茲懈怠。且令於都及太原信嚮處行教,其江淮著諸寺權停。待回鶻本土安寧,即卻令如舊」。 唐代摩尼教流傳概況 摩尼教與景教、祅教被稱為「三夷教」,因此會昌滅法,摩尼教自難逃其劫,甚至首當其衝,於會昌三年即已被嚴厲禁斷。「回紇既以破滅,...其回紇及摩尼寺莊宅錢物等,並委以御史台及京兆府各差官點檢收抽」,「會昌三年,敕天下摩尼寺並廢入官。京城女摩尼七十二人死。及在此國回紇諸摩尼等,配流諸道,死者大半」,「(會昌三年)四月中旬,敕下,令煞天下摩尼師,剃髮,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煞之」。 摩尼教之先於景教、祅教遭禁,而且史書記載較詳,說明它在唐代後期聲勢頗為浩大。經會昌大劫,摩尼教勢力遭受沉重打擊,不過其影響並未斷絕,並漸與其他宗教相結合,而成民變之旗幟。 唐代以後摩尼教流傳概況 自武昌滅法後,摩尼教在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伺機發展,並與民間之道教結合,在五代、宋朝一再成為反對王朝統治的民變旗幟。 後梁末帝貞明年間(915-920),在陳州爆發了一次用摩尼教來組統民眾的母乙暴動。佛祖統紀:「梁貞明六年,陳州末尼聚眾反,立母乙為天子,朝廷發兵擒母乙斬之。其徒以不茹葷、飲酒,夜聚淫穢。畫魔王踞坐,佛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如此。」 以摩尼教為旗幟的母乙起事雖遭失敗,但它卻說明摩尼教已由脫離中國民眾的所謂「夷教」,而漸漸深入民間,至少在部分地區是這樣,否則下層民眾也不會以之作為團結的紐帶和民變旗幟。 唐代以後摩尼教流傳概況 北宋時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