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信恩)稽山鉴水话饮酒.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信恩)稽山鉴水话饮酒

稽山鉴水话饮酒 何信恩 稽山、鉴水、绍兴酒,是历史留给今人的三大资源,也是现代绍兴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华夏社稷象征和国祖陵寝所在的会稽山,曾经位居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在758平方公里的会稽山范围之内,峰峦起伏,错落有致。南宋状元、诗人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中形容会稽山的气势是:“其山则郁郁苍苍,岩岩嵬嵬。磅礴蜿蜒,嵂崒□□;若骞若奔,若阖若开。或凹或凸,或阜或堆;或断而联,或昂而低,虎卧龟蹲,龙蟠雁徊。舒为屏障,峙为楼台,掩映江湖,明灭云霓。”而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则有会稽诸山如名士,山阴诸山如美人的比较,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 如果说,顾恺之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是对会稽山风光的经典概括,那么,王献之“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则是对鉴水风光的真实写照。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领导民众所修筑的鉴湖,是我国江南地区最早,也是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它的建成,为绍兴成为富甲江南的鱼米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以湖水涟滟,青山环绕的特色,造就了一个以山川清美著称的自然风景区,引来历代名人的游赏和吟咏。“越之有鉴湖,犹杭之有西湖”、“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足见鉴湖的历史比西湖要长得多。 绍兴乃中国黄酒的故乡,其酿酒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代。唐代的越州,已有“醉乡”之称。清季绍兴酒与绍兴师爷、绍兴话一起,通行于天下。在许多场合,绍兴黄酒就是绍兴的代名词。传统的绍兴人的生活,与酒为伴,与酒相知,与酒的关系千丝万缕。而如果把酒作为触媒剂联系我辈的家族史,会引发出许许多多的五光十色的故事。也许,这不光是我,许多世居的绍兴人都是这样。 将近60年以前,我出生在绍兴城内让檐街一个合族共居,四世同堂的大台门内。按地域划分,我应该算是会稽人。外祖父谢尧佐,字仲羲,在六兄弟之中排行第五,人称谢老五。是徐锡麟的三弟,人称“三大人”的徐叔荪的门生。谢氏家族是一个饮酒世家,兄弟6人,个个都是饮酒的高手。外祖父长得人高马大,绰号“大人”。16岁那年,他自己骑马去城中的王家相亲,后来娶了比他大3岁的我的外祖母。我母亲从小就会喝酒,自称是从脚娘肚里宕出来的。每逢吃饭时间,常常从同一台门的东家进去,西家出来,从大人的酒碗中嘬一口酒,6岁时就会干喝半汤碗黄酒。外祖父的人脉关系很广,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也喜欢替人打抱不平,为有争执的双方当“中间人”(即仲裁),常常去吃“讲酒”。而家中自然是门庭若市,高朋满座,这从父母结婚时那张结婚证书上签名盖章的主婚人、证婚人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来,从我后来了解的情况看,此名单几乎囊括了当时绍兴城内所有上层社会中的头面人物。而这一帮子人涌到母亲娘家来,几乎个个都要吃饭喝酒,有的更是三天两头地过来。例如外祖父的终生好友单在亭(又名单淦)、晚年的好友王铎中等。尤其是在亭先生,几乎天天要来,从早上坐起,一直喝到太阳下山回去(绍兴人称之为“磨酒盅”)。一面饮酒,一面聊天,酒喝到兴头上时,还会研墨作画(单是国画高手,擅画牡丹),这可忙坏了我的外祖母。通常情况下,如果只有二、三位客人,就由外祖母亲自下厨烧菜。客人稍多时,就请土厨子掌勺,当时外婆家有个临时的帮佣,叫阿一,昌安门外人,是个裁缝,但烧得一手好菜。客人再多时,就叫城里几家有名的菜馆子送酒菜上门。叫得最多的是轩亭口的益益新菜馆。当时的和菜价格很便宜,两块(大概是银元)起价,四块、六块都有,八块一桌的和菜,已经相当高档了。 谢家又是平调世家,外祖父兄弟几个都喜欢听平湖调,而且大都会上场客串,单在亭更是演唱的高手,唱任何一回书都能信口而出,不看卷本,而且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声调奇特,在平调界自成一派。专业的平调艺人都比较清高,轻易不肯上门表演,每唱一次的时间是从中午到晚上九、十点钟,唱完后东家一般只付二元钱,归弹唱弦子的人独得,其余几位副手是不取钱的,玩玩而已。不过主人要以上宾相待,小菜、点心要特别讲究。所谓曾记梨花喜雨天(平湖调开篇节诗),馆子要吃大半年。但有时互相熟识的朋友之间邀请演唱,则只以一般点心和酒菜招待即可。 如此川流不息的“家宴”,自然需要大量的美酒,酒从何来?自家自然会做一点,另外外祖父的一位连襟是樊江甏里头姓张的地主,广有田产,家中自然会酿酒,只是地近陶堰,属于东路酒而已。另一位连襟是绍兴南货行的大副(经理),南北水产、干货都会源源不断地送货上门,足可选用。 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的母亲,自幼耳濡日染,“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都懂一点,就连平湖调,也从平常的看客,晋升为可以客串的“票友”。 说完了外婆家,得说一说我的祖父母,我祖父上代为官作幕,但到祖父这一代已经败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吃酒的排场依然不减当年,加上我祖母出身东昌坊周家,从小跟着父亲藕琴公(鲁迅叔祖)在衙门里行走,在大堂后听判。师爷出身的人几乎个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