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学术背景.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学术背景

DNA双螺旋发现的 学术背景 ⽣命学院⼩组 孟德尔遗传定律 • 豌⾖杂交实验 ⾃花传粉、闭花授粉,⾃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七对有明显差异的相对性状 •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分离定律 在⽣物体细胞中,控制⼀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成 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 成配⼦时,成对的遗传因 ⼦发⽣分离,分离后分别 进⼊不同的配⼦中,随配 ⼦遗传给后代。 •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 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形成配⼦时,等 位基因彼此分离,决定 不同性状的基因⾃由组 合。 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但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孟德尔所处时代的观点 融合遗传理论:由达尔⽂提出,即⼦代的性状是两亲代性状的平均 研究⽅法:定性的观察和实验 孟德尔的观点:颗粒遗传,遗传因⼦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独⽴分 离,⾃由组合。 研究⽅法:⽤了定量的数学统计分析 • 正值《物种起源》发表 进化成为了引⼈瞩⺫的领域,⼤家关注的更多的是种间杂交,⽽不 是种内杂交 • 孟德尔职业:神甫 进化成为了引⼈瞩⺫的领域,⼤家关注的更多的是种间杂交,⽽不 是种内杂交 孟德尔定律再发现 • 35年以后,1900年,被再发现。 • 三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德弗⾥斯、德国的科伦斯、奥地 利的丘歇⻢克 • 德弗⾥斯:⻨瓶草、罂粟、⽉⻅草等 • 科伦斯:耐格⾥的学⽣,⽟⽶、豌⾖ • 丘歇⻢克:豌⾖ 蕴遗传 验计开 计遗传规 染⾊体的发现 • 观察有丝分裂 Walther Flemming - 1878 蝾螈的鳍和鳃。 苯胺染⾊发现细胞 中有嗜碱性的结构 起名叫chromatin (染⾊质) 这些东⻄呆在细胞 核⾥,散漫分布。 观察了有丝分裂的 过程。分裂前细胞 的核物质分给了两 个⼦细胞。 Boveri–Sutton chromosome theory • Boveri: 研究海胆卵的,实验结果是海胆胚胎的正常 发育需要全部chromosome 。 • Sutton: 研究蝗⾍的,他发现蝗⾍的两套染⾊体是从 亲本各继承⼀套,减数分裂时⼜重新分离。 • 1902⾄1903年,他们提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物质基 础可能就是染⾊体。 Boveri–Sutton chromosome theory A fundamental unifying theory of genetics which identifies chromosomes as the carriers of genetic material. It correctly explain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laws of Mendelian inheritance. It also s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