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史问答题.doc
四、简答题
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崔莺莺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柔端庄,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女子。她孝顺老夫人,不想当不孝之女,但她又不愿意把自己的终身幸福寄托在父母指定的人选上,这些使她对自己的行为反复无常。崔莺莺在科举这一事情上是让步的、妥协的。老夫人默许她与张生的婚事,但前提必须是张生得中状元。崔莺莺内心并不想让张生远赴京城赶考,但为了能得到母亲的许可,她也只能妥协。她的反抗是很有限度,她不可能做出更强烈的反抗行为,只能等待张生得中归来。
1.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2.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对这句话是如何认识的?
鲁迅的这句话是从史学和文学的方面来评价《史记》的成就的。
《史记》的史学精神
(1)、实录精神 不虚美,不隐恶
《史记》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实的记载历史,而且还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敢于暴露和批判现实中各种丑恶、腐朽、黑暗的东西。同时还体现出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不以统治者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更表现在他对汉武帝的批判。他在《史记》的《武帝本纪》中记载了很多的事情。专门记他是如何的迷信,如何的自私。不仅写这些东西,他还大胆的批评当时的政治。对当时的酷吏政治提出批判,实际上是表达对汉武帝政治的不满。
司马迁还将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社会,大胆的暴露社会现实的不公,对于统治者所宣扬的所谓“天道”提出怀疑和质问。《史记》中的《伯夷叔齐列传》就是这样进行批判的篇章。
(2)、人本精神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
《史记》所记人物,虽然仍以上层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
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历史是由英雄和平民百姓共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
史记文学特点
(一)抒情性
一是在每篇传记的最后一段都有“太史公曰……”的文字,作者直接对所记人和事议论,抒情;二是在叙事中抒情,即把深沉的感情寄寓在叙事中。
(二)叙事艺术
1.人物传记的安排巧妙,传主的选择以尊重历史为戏剧,各层次人物排列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2.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叙事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本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详写与略写往往和因果关系的揭示密切相关。
3.情节曲折,刻画细致,故事性强,运用铺垫,渲染,伏笔,照应等手法,大胆设悬念,制造波澜造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三)人物塑造
1.善于选择与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环境,突出表现传主的主导性格。
2.渲染细节,雕琢对话,精细刻画人物的个性。
3.同类合传,比照衬托,在比较中显示个性。合传是两人以上合一篇传记,如《屈原贾生列传》;类传则是同类之人合为一篇,如《滑稽列传》。
4.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个性。常用方法有独白,如《李斯列传》中李斯入仓见鼠感慨而作的独白;对话,如陈涉与佣耕者的对话;啸歌,如荆轲的《易水歌》。从心理描写直抒传主胸臆,窥其理想志趣。
——“情”的化身
她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
1、所处的封建社会环境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她出生于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家里充斥着浓重的封建礼教气氛。父母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封建社会所要求的模范淑女,要求她一举一动都要严格按照礼教行事。她所处的环境正是明代严酷礼教环境的反映,故她所处的环境较之崔莺莺更加可怕、冷酷、沉闷、封闭,令人窒息。
2、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她青春的觉醒和独特的走向家庭教育反面的过程
她的反抗性格的形成分成三阶段:一是觉醒,二是追求,三是反抗。
(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 :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
这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古典文学中爱情描写的诗情画意,三是大自然中的美好春光。美好的自然和古代文学中的诗意描写是外因,而生理的成熟则是内因。
她对爱情的追求来自于生命的自然冲动,“欲”的追求,是“欲”——“情”,蕴含的个性解放精神,更具时代色彩。
(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
她经历了由梦怀情、因情而死、由情复生的过程。
杜丽娘顽强地追求梦境中的异性,在现实生活中她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自己的欲望不敢有任何公开的流露,于是,她在现实生活中与环境和个人的封建礼教意识发生了不可调合的冲突,只能以死殉情。
汤显祖肯定了由“欲”到“情”的自然合理要求,表现了由“欲”到“情”的升华过程,体现了个性解放的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修订版)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岗位认证考试题库大全-多选题部分.pdf VIP
- CCAA注册审核员认证通用基础《审核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 .pdf
- 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3).pptx VIP
-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VIP
- 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pdf VIP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绩效管理的方法与策略.docx VIP
- 外用眼膏及其制作方法.pdf VIP
- 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功能实现高可用的文件服务器-(3).docx VIP
- 行政人事管理成套个人简历Word模板(高端绿色).docx VIP
- 2025年党员干部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剖析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