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 孙政权 20101002972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
地球科学学院011102班
20101002972
通过对《地史学》这门课程的完整学习,自己确实对地史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由从一开始对客观知识的好奇,追求知识的完美性,到现在关注到地球的未来。这里面有个质的改变。地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对现象的理解和分析,我想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把握。
1.课程内容的概括与总结
地史学课程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地史学总论,二是地史学分论。总论涉及的研究对象可细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时空对比(地层学);二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沉积古地理学,);三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他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分离史(历史大地构造学)。分论部分介绍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
1.1地史学总论
(1)地层学:地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利用地质年代学的方法来解决地层的形成顺序,从而建立全球性的统一地质年代表。地层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属性的,并能与相邻岩层区分开的层状岩石。地壳上分布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沉积岩、火山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岩层的特征是指岩层的岩性、所含化石、地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岩层的属性指的是对岩层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对岩层形成的环境、形成方式、形成时间及其在地史中变化规律的推论。研究岩层形成的时代、新老顺序和各种岩层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科学,叫做地层学。地层学包括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与此相应的地层单位,就是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2)沉积古地理学:研究地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恢复古代的沉积环境。这项工作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借现代沉积环境去认识过去;二是通过沉积地层的各种特征进行岩相分析去推论过去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就是形成各类沉积物(岩石)的自然条件。它包括在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诸因素,或是说,是指介质本身所特有的各种因素和地理背景所特有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沉积环境集中表现在沉积岩的岩相(或沉积相)上,后者包括沉积岩或沉积物的岩性、化石诸特征的总和。在接触具体沉积环境时,特别总是认识古代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比如说,长期以来认为我国大陆东部的新生界除沿海第四系属陆相地层,但随着普查与勘探工作的深入,发现距现在海岸数百、近千公里的湖北江汉盆地第三系和陕西渭河盆地第四系中含有有孔虫化石;山东济阳坳陷、苏北盆地、广东三水盆地等下第三系中也发现少量有孔虫和海相介形虫、软体动物、鱼类以及一般不见与陆相地层中的横裂藻和虫管等化石。说 明在地层工作中能及时正确地认识沉积环境,并非易事。
(3)历史大地构造学: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地球内部不断发生着变化,导致地壳或岩石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以有节奏的平静演化和急剧变革相交替的方式运动。一方面是各大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导致大陆之间的离合,同时造成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地球表面的差异升降,从而造成不同环境中沉积物性质、结构、构造、几何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地层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构造发展状态和过程,划分构造演化阶段和大地构造分区,恢复不同地区、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化过程即为历史构造分析。历史大地构造学主要包括历史大地构造及其分析方法,槽台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古板块分析方法以及大地构造分区、旋回和阶段。
1.2地史学分论
(1)前寒武纪:
1.古地理、古构造:华南板块形成的阶段:古元古代华南板块的陆核已经存在?中新元古代板块边缘增生?晋宁运动之后华南板块进入了稳定的阶段。震旦纪华南内部为海相沉积。华北板块形成的阶段:太古宙华北板块的陆核形成?古元古代原地台形成?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形成。自新元古代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的状态之中。
2. 生物面貌:太古代,分子化石,如氨基酸、脂肪酸、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环形化合物和叠层石。元古代,细菌和藻类以及叠层石繁盛,微古植物和宏观藻出现。Z 出现伊迪卡拉动物群: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不具外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叠层石也比较繁盛。
(2)早古生代:
1.古地理、古构造:寒武纪扬子海侵广泛,地层二分:下统为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奥陶纪扬子处于可拉通盆地状态.志留纪华南裂谷盆地萎缩消亡.志留纪后期,扬子与华夏板块拼合,华南形成?柴达木与华北板块碰撞,扩大了华北板块的范围。扬子板块东南缘和华夏都属被动大陆边缘.两者间的华南裂谷盆地在加里东运动早期活动性较强,后期经历了盆地的消减至造山作用阶段形成了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加里东末期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司马光的故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2014010904013王亮森题目四.docx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 2023年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接力切换技术原理》课件.pptx VIP
- 电子科技大学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题(含答案)2011—2016年.pdf
-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姜付秀-第10章+法律机制.pptx VIP
- 课件:兽药的合理使用.ppt
-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