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模拟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模拟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下面两题。
3.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技术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读图4回答5—6题。
5.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6.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7—8题。
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8.“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9—11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10.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1.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对交通运输线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 历史条件 C.民族分布状况 D.自然环境
13.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由于自然条件各要素在为断的变化
C.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
D.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许多农产品的产量
14.下列工厂区位选择合理的是
A.渔场附近建水产品加工厂 B.林区建家具厂
C.麦产区建面粉厂 D.科技发达地区建电视机装配厂
15.在我国的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周围适宜发展为
A.粮食生产基地 B.蔬菜、肉蛋、牛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
C.棉花生产基地 D.出口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16.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17.在交通运输的各种形式中,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