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口义齿五因素十定律详解
全口义齿五因素十定律详解
李志刚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修复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在全口义齿修复中平衡牙合理论是极其重要的。早在1908年Gysi就提出了同心圆学说来解释全口义齿的前伸牙合平衡,其内容就是五因素、十定律。这些因素和定律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逻辑关系。许多学生,甚至老师对其理解和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五因素的概念,充分推论和实践其实质内涵,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笔者就几年来在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详细的推论和制作教具,在五因素十定律的教学和临床应用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加以总结并做以详细解读。
定律1 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也增加。
详解 当髁导斜度增加时,即髁导斜度从角∠COB增加到∠COA时,髁导的法线与切导的法线交于R’。牙合运中心即从R转变到R’。依据同心圆学说要求,切导、髁导、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交于一点,则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也要交于R’,此时切导斜度、牙尖斜度、定位平面斜度是不变的。则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近远中颊尖、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向上向前旋转,即牙长轴向近中倾斜,曲率半径减小,曲度增加才能满足此条件,而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舌尖,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尖,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颊尖位置不改变。(见图1)
图1
定律2 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详解 当髁导斜度增加时,牙合运中心由R转变到R’。但由于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切导斜度三者不变,则只能是以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为圆心,7-1︱1-7整体上抬,使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通过R’,实现三者交于一点。(见图2)
图2
定律3 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详解 当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不变),牙合运中心由R转变到R’。为达到切导、髁导、牙尖工作斜面法线交于一点,则此时切导斜度由∠a→∠a’。这样切导斜度变小才能满足同心圆原理。(见图3)
图3
定律4 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详解 当髁导斜度增加时,(切导、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不变),牙合运中心由R转变到R’。为了达到髁导、切导、牙尖平衡斜面三者法线相交于新的中心R’,则牙尖斜度由∠dac→∠dbc,角度增大。此时所有牙尖的位置和牙长轴的方向不改变。(见图4)
图4
定律5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详解 当补偿曲线曲度增加时,牙合运中心由R转变到R’。但由于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牙尖斜度不变,则R是牙合运中心不能改变,要想三者重新交于点R,则由补偿曲线增加而带来的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通过R’应返回R,此时要求765︱567的整体向下移动,而使定位平面斜度减小,牙合面向下移动。(见图5)
图5
定律6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详解 当补偿曲线曲度增加时(髁导斜度、定位平面斜度、牙尖工作斜面斜度不变) 牙合运中心由R延长至R’。增加后牙尖工作斜面法线与髁导斜度相交于延长线上,要使三者相交于点R’则切导斜度要由∠cob→∠coa增大。(见图6)
图6
定律7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详解 当补偿曲线曲度增加时,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与切导相交于R’(由于髁导斜度、切导斜度不变,R仍为牙合运中心)要想达到平衡则三者必须重新交于R。但由于定位平面斜度不变,只能减小牙尖斜度,使∠aob→∠acb减小,新的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交于R。(见图7)
图7
定律8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详解 当定位平面斜度增加时,牙合平面以中切牙为圆心整体上抬。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与髁导法线交于R’(此时,牙尖斜度、补偿曲线曲度、髁导斜度不变)由于为了使三者相交于R’此时切导斜度由∠cob→∠coa增大。(见图8)
图1
图8
定律9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详解 当定位平面斜度增加时,牙合平面以中切牙为圆心整体上抬。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与切导斜度交于R’,而髁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切导斜度不变,R仍为牙合运中心。此时只能降低牙尖斜度,使R’回到R,重新达到平衡。(见图9)
图9
定律10 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详解 当切导斜度增加时,牙合运中心由R转变到R’。原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通过R,要想达到平衡则要通过R’,则必须加大牙尖斜度,即从∠coa→∠cba。(见图10)
图10
讨 论
一、关于牙合运中心
五因素十定律是基于同心圆学说即髁道、切道,牙尖工作斜面为同心圆上的一段截弧,继而达到前伸咬牙合的平衡而提出的[1]。同心圆的圆心(即髁道、切道,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的交点)即为牙合运中心,此中心一般位于眉心点[2]。同心圆以此点到髁状突外侧缘最高点的距离作为半径,而补偿曲线即为此同心圆上的一段截弧。
二、关于牙尖斜度
在五因素十定律的解读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歌诀很重要哦.doc
- 乐学辅导站七年级下册动点问题及压轴题.doc
- 乒乓球游戏电路设计.doc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意见.doc
- 乙炔生产知识问答.doc
- 临时用电计算方案文档.doc
- 主题ST2000系列电镀铜光剂初步试用报告.doc
-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复习.doc
-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练习题及答案.doc
- 习题0005.doc
- 团队合作:物理实验中的团队合作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HighSchoolEnglishReadingStrategiesAnalysis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社交技巧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结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化学知识迁移的机制及其教学启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对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时代中小学文化建设的规范化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5.1 透镜.pptx
- 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证明书.docx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9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赛项赛题第6套.docx VIP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数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pdf
- 消防安全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稿五篇.doc VIP
- NB╱T 31128-2017 风电场工程建筑设计规范.pdf
- 对外汉语初级期末考试试卷1 - 试题.docx
-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 1 We have new friends. Lesson 2人教精通版.docx VIP
- 人工智能之路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