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食品安全概论备用.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食品安全概论备用

动物性食品安全控制概论 绪 论 一、概 念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基础,研究肉、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食品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及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监督和卫生检验问题,以保障人、畜禽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食品安全涉及的领域 产前--产中--产后 二、 任务和作用:防止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防止食物中毒,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维护动物性食品贸易的信誉,为制定和完善食品卫生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体系包括以下几种体系: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督体系、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食品安全认证体系、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 四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控制主要内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屠宰加工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动物产品加工卫生与检验 第一篇 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第一章 动物性食品污染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 一 食品污染的概念二 动物性食品污染种类(一)生物性污染:1.微生物污染;2.寄生虫污染;3.有毒生物组织污染;4.昆虫污染(二)化学性污染:1.三废污染;2.农药污染;3.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污染;4.食品添加剂污染(三)放射性污染: 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放射本底时,称为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三 动物性食品污染途径 (一)内源性污染: 内源性污染(endogenous contamination)是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本身带染的生物性或从环境中吸收的化学性或放射性物质而造成的食品污染。也称食用动物的生前污染或第一次污染。 种类:①生长发育中的污染: 非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微生物、微生物毒素 ②食物链的污染 (二)外源性污染: 外源性污染(exogenous contamination)是指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中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污染,又称二次污染。 主要途径 ①通过水的污染 ②通过空气的污染 ③通过土壤的污染 ④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 ⑤运输过程的污染⑥保藏过程的污染 ⑦病媒虫害的污染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安全性评价 指对动物性食品及其原料进行污染源、污染种类和污染量的定性、定量评定,确定其食用安全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的过程。 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变质 一、腐败变质与发酵 3、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和乙醇等产物的过程。 4、腐败变质与发酵的区别:相同点是都是由微生物物质代谢的结果。区别是对人类有益的称为发酵,无益的则称为腐败变质。 二、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1 微生物2 食品的特性3 环境因素 1、蛋白质食品 蛋白质食品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降解酶作用下首先分解为小分子肽,然后,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氨基和脱羧基分解成为有毒的物质。 2、脂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3、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1、产生厌恶感2、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3、引物中毒或潜在危害 微生物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罪魁祸首,所以采取抑菌和灭菌的方法是控制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措施。1、加热杀菌法2、低温保藏法3、脱水干燥法4、增加渗透压法5、添加化学抑菌剂法6、氢化法7、辐射灭菌法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表现出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性疾病。因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和食源肠道传染病以及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不属于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通过消化道传染致病,统称为沙门氏菌病。病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统称肠热症):由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②食物中毒:可由不同菌型引起,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汤卜逊沙门氏菌等最为常见;③败血症: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引起,此外,还可引起慢性肠炎。 三、中毒机制 沙门氏菌进入消化道后,通过其纤毛吸附在肠粘膜上,然后经胞转运作用进入上皮细胞 沙门氏菌在肠粘膜固有层繁殖,产生炎症介质,在小肠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中裂解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胃肠道,使粘膜发炎、水肿、充血或出血。内毒素是一种致热源,使体温升高。 第三节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病原:革兰氏染色阴性Gram-negative ,周生鞭毛的杆菌;能发酵乳糖及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生命力强; 抗原结构复杂,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被膜K抗原;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有以下4型: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axigenic E.coli,ETEC)是致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病原菌,能从水中和食物中分离到,致病物质是不耐热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