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设计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动物设计模板

实验动物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普通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模型比较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级本科班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年月日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20年制 一、 比较研究BALB/c 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感染模型的特点,建立理想动物模型, 为研究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是全球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首位病毒病原体, 几乎所有儿童两岁前感染过至少一次RSV[1],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再感染率高, 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2]。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 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常致死亡[3]。每年住院治疗的50%-75%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25% ~40% 的肺炎是RSV直接引起, 1 岁内婴儿RSV感染率68.8%, 1-2 岁感染率达82.6%~100%。婴儿期急性RSV 下呼吸道感染使非特应体质和特应体质儿童发生哮喘危险性都比普通儿童明显增加, 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4]虽然已有许多抗RSV 制剂和疫苗的研究, 但尚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抗RSV 制剂的研究需要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 但目前已建立的系列感染模型均不够满意。肺组织RSV抗原保护性免疫仅能维持数月, 福尔马林灭活疫苗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加重病情, 至今RSV 仍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脱氧核酶等新型抗RSV制剂正在研究中, 已在体外无细胞体系和细胞模型中表现抗病毒活性, 需要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 进一步在体内研究其抗病毒作用[5]。从RSV 发现至今,已建立的黑猩猩、猕猴、雪貂、牛、棉鼠、豚鼠和小鼠等感染模型各有优势和局限[6], 除灵长类动物可出现临床症状, 其他都是无症状隐性感染[7]。 BALB/c小鼠为近交繁殖产生,其对多种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利用小鼠建立模型的优点是它易获得, 遗传背景清楚而均一, 基因改造技术成熟, 已有多种商品化试剂,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但小鼠不是RSV 自然宿主, 我们以往实验发现BALB/c 鼠感染RSV 没有临床症状, 肺内病毒复制水平相对低, 病毒滴度下降快, 带毒时间短, 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观察[8]。 裸小鼠采用nu/+雌鼠与nu/nu雄鼠交配方法产生,这种无毛小鼠是由于第1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裸小鼠主要特征是无毛、裸体和无胸腺,缺乏成熟T细胞的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正常,成年裸小鼠较普通小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目前未做过裸小鼠RSV感染模型,对其优势和局限尚不完全清楚。 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抗RSV 制剂和疫苗的研究, 但尚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RSV感染具体发病机制也不够清楚,其发病机制和抗RSV 制剂的研究需要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 但目前已建立的系列感染模型均不够满意。 解决问题的思路 复制BALB/c鼠和裸鼠RSV感染模型 ,不同时间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 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情况,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RSV 抗原, 光镜和电镜检查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较研究BALB/c 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感染模型的特点。参考文献: [1] BlackCP. SystematicReviewoftheBiologyandMedical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J]. Respiratory Care, 2003; 48( 3) : 209- 233. [2] Holt PC, S1y PD.Interactions between RSV infection, asthma and atopy: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J]. J Exp Med, 2002; 196( 10) : 1271- 1275. [3] Meissner HC, RennelsMB, PickeringLK, et al.Risk of sev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isease, identification of high risk infa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ophylaxis with palivizumab[J].Pediatr Infect Dis J, 2004; 23( 3) : 284- 285. [4] OddywH, de Merk NH, S1y PD, et a1.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topy and breastfee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