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

微生物学课程习题(下) 一.填空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2.质粒根据分子结构可有CCC型、OC型和L型三种构型。质粒在细胞中的拷贝数也不尽相同。有的拷贝数很少,只有一、二个拷贝,称为严紧型质粒,另一些具有较高的拷贝数,约有10个以上,称为松弛型质粒。 3.检测质粒常用的方法有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超速离心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4.不同碱基变化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可分为缺失、添加、易位和倒位四种类型;常见的表型变化的突变型有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形态突变型、抗原突变型和产量突变型等。 5.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四个环节。6.基因突变的特点为自发性、不对应性、稀有性、独立性、可诱变性、稳定性、可逆性。 7.普遍性转导可能出现的三种后果是形成转导子、流产转导和转导失败。 8.紫外线照射能使DNA相邻碱基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DNA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后应在红光或暗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光复活现象的产生。 9.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类型主要有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多种,真核微生物则有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多种。 10.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种类型: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11.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干燥、避光、缺氧、缺乏营养物质和低温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12. 能在同一细菌中并存的质粒属于不同的不亲和群,而在同一细菌中不能并存的质粒属于同一不亲和群。 三.名词解释 1.微生物遗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繁殖、毒力和对药物的敏感等性状相对稳定,并能代代相传,子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可以使微生物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而且能够代代相传,使它的种属得以保存。 2.变异:指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生物体遗传物质架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变异的特点是在群体中以极低的机率(一般为10-5~10-10)出现,性状变化的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3.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表现。 4.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讯息。遗传型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其实质是遗传物质上所负载的特定遗传讯息。具有某遗传型的生物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透过自身的代谢和发育,才能将它具体化,即产生表型。 5.饰变:指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架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准上的表型变化。其特点是整个群体中的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小、因其遗传物质不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6.基因组: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 7.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8.转座因子: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9.毒力岛(PAI):是指细菌染色体上一段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簇,主要编码与细菌的毒力及代谢等功能相关的产物。 10.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点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 。 11.染色体畸变:广义的突变,指大段的DNA发生缺失、重复、倒位,称为大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12.点突变: 狭义的突变,指DNA上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仅为一个或几个碱基的置换、插入或丢失,出现的突变只影响到一个或几个基因,引起较少的性状变异,称为小突变或点突变。 13.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14.非遗传性变异: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是由基因表达暂时发生改变引起的,其基因结构未改变,称为表型变异。 15.遗传性变异:是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所致,常发生于个别的细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发生后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16.转化:是受体菌直接由外界环境中摄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整合于自身的基因组中,因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信息的过程。转化后的受体菌称为转化子。 17.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染: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去感染其宿主细胞或其原生质体,可增殖出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