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装配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柜装配工艺

一.电器元件布局及安装 电气柜的元件布局首先应考虑到元件的布置对线路走向和合理性的影响。对大截面导线转弯半径的考虑,对强弱电元件之间的距离放置,对发热元件的方向布置,为最大限度的防干扰对PLC和其他仪器仪表相对于主回路和易产生干扰源元件之间的布置等等。这些都成为排版布置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问题。 ?? ?为使柜内布置结构有一个统一性,把基本元素的间隔距离进行明确的规定是有必要的。这样无论图纸怎样不同,其基本布局结构将是统一的。 1.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 a.箱、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应符合下表要求。 b.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2.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 3.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拆装。 4.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5.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6.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7.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8.柜内的PLC等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内其他发热元件的对流方向。 9.主令操纵电器元件及整定电器元件的布置应避免由于偶然触及其手柄、按钮而误动作或动作值变动的可能性,整定装置一般在整定完成后应以双螺母锁紧并用红漆漆封,以免移动。 10.系统或不同工作电压电路的熔断器应分开布置。 11.熔断器及使用中易于损坏、偶尔需要调整及复位的零件,应不经拆卸其他部件便可以接近,以便于更换及调整。 12.熔断器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距离应便于熔体的更换。 13.不同电压等级的熔断器要分开布置,不能交错混合排列。 14.有熔断指示器的熔断器,其指示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一侧。 15.瓷质熔断器在金属底板上安装时,其底座应垫软绝缘衬垫。 16.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17.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18.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19.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 20.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应牢固、平稳。 21.新落料的导轨端头处均需倒角,以防工作时的意外。 22.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23.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墙面固定。 24.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25.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 26.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27.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 28.元件布局时所用的麻花钻和丝攻配合如下: 丝攻螺纹规格? M4?? ????M5??? ??M6?? ???M8?? ???M10???? M12 麻花钻直径? φ3.3? ??φ4.2 ???φ5.0 ??φ6.7? ?φ8.5? ?φ10.2 29.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等元件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5-30mm。 30.连接元件的铜接头过长时,应适当放宽元件与线槽间的距离。 31.用于连接电柜进线的开关或熔座的排版位置要考虑进线的转弯半径距离。 32.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5-30mm。 33.其他载流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25-30mm。 34.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 35.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25-30mm。 36.中间继电器和其他控制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20mm。 37.电气元件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8.固定低压电器时,不得使电器内部受额外应力。 39.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明确规定时,宜垂直安装,其倾斜度不应大于5°。 40.具有电磁式活动部件或借重力复位的电气元件,如各种接触器及继电器,其安装方式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以免影响其动作的可靠性。 41.低压电器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可采用支架、金属板、绝缘板固定在墙、柱或其它建筑构件上。金属板、绝缘板应平整。当采用卡轨支撑安装时,卡轨应与低压电器匹配,并用固定夹或固定螺栓与壁板紧密固定,严禁使用变形或不合格的卡轨。 42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