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理学基础2013123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专业 班级《 毒理学基础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target organ)。
biomarker:指针对于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功能蓄积:化学毒物反复多次染毒实验动物后,集体内虽不能检出化学毒物,然而集体可以出现慢性中毒现象。
自由基:是独立游离存在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是由化学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个体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chronic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的毒作用及死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C
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
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2.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3. 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4. 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5. 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6.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7. 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8. 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D
A 简单扩散
B 滤过
C 主动扩散
D 载体扩散
9. 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 B
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10. 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D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
E.CCl3
11. 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12.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A
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
13.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
好选用两种动物是 C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猴
14.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D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腹腔注射﹥经口
D.以上都是concentration)。
1.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
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的波动性。(1分)
2.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 MLD或 LD01;)
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1分)
3.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或LD0)
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