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消化系统 赣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第一节 口腔疾病 一、白 斑 (一)定义 白斑是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不小于5毫米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诊断为其它任何疾病,它是一个临床病名,并不包括组织学含义。 ㈡ 病 因 局部的长期刺激: 1.吸烟:最常见的原因。据调查统计,白斑伴有吸烟习惯者约占80%~90%,且发病部位与烟的刺激部位相一致。 2.理化刺激:如饮酒、喜食烫食和酸辣局部理化刺激。 3.真菌感染:60%有白色念珠菌感染。 全身因素: 包括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遗传易感性及维生素缺乏等方面。 ㈢临床表现 发生部位以颊部粘膜最常见,依次是牙槽、舌、唇、腭、口底和牙龈。 患者多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13.5:1 。 患者主观症状有粗糙感,味觉减退及刺痛感。 (四)大体形态 分为两型 均质型:斑块状、皱纹状。 非均质型: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特别是发生在口底、舌腹部以及舌侧 部位的白斑,被认为是高危区,其癌变 率较高。 (五)镜下 白斑共同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上皮增生 上皮单纯性增生:过度角化,可伴有角化不全、颗粒细胞层增厚,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可伸长且变粗,但基底膜清晰整齐。 上皮异常增生:其恶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上皮异常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级。 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二、肿瘤 (一)牙源性肿瘤 1、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上皮性肿瘤,但可呈局部浸润性生长,手术不彻底时常易复发。 患病年龄30~50岁,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约80%发生于下颌骨。 临床上表现为在下颌角处呈缓慢进行性肿胀,使面颌变形,骨质变薄,压之有破裂声。肿瘤可向表面溃破形成瘘管,有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大体: 肿瘤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囊腔型与实体型或两者混合。 囊内含淡黄色清亮液体或胶冻样物质。 镜下: 此瘤组织形态变异较大,较常见者有以下5个亚型。 (1)滤泡型:此型较多见。镜下可见不规则的瘤细胞巢,其周边为立方或高柱状上皮细胞,有基底膜。中央为星网状细胞,瘤细胞巢中常发生囊性变,囊内含蛋白样液体及细胞碎屑。 (2)丛状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小规则团块或条索并交织成丛状,团块或条索周边为一层柱状细胞,中央为星网状细胞。囊性变多半发生于间质。间质结缔组织先发生水肿,继而成为囊肿。 (3)棘皮瘤型:与滤泡型相似,瘤细胞巢周边仍围绕以柱状细胞,但巢内充满灶状或弥漫分布而具有细胞间桥的棘细胞,可出现角化珠。 (4)基底细胞型:瘤细胞呈立方或低柱状,胞浆极少,核深染,类似基底细胞。细胞紧密排列,呈片块状或条索状。 (5)颗粒细胞型:瘤细胞为大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浆充满嗜酸性颗粒,核小浓染偏位。 这种颗粒变性,通常发生于瘤巢中央,偶尔可累及全部肿瘤上皮细胞。 (二)恶性造釉细胞瘤 很少见,该肿瘤具有造釉细胞瘤的组织形态,但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浸润性生长,核分裂相多见。 三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1.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老年人。肿物常为单发,多发者少见,常呈疣状或乳头状生长,表面白色或淡红色。大小不等,大多数直径仅几毫米,也有达几厘米者,可发生于颊、腭、龈、唇和舌部。 2.病理变化 镜下可见,增殖性复层鳞状上皮呈指状突起,其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支持。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无恶变报告,也不是癌前病变。 四、口腔癌 1.临床特点 口腔癌主要临床表现为溃疡,有时呈菜花状,边缘外翻较硬,晚期侵犯神经可引起疼痛。 口腔癌可发生于口腔各处粘膜,其中唇癌好发于下唇唇红缘,老年男性患者多见;颊癌好发于颊粘膜后部,常延伸至上、下前庭沟;舌癌好发于舌前2/3的侧缘和舌腹面,约25%左右的舌癌发生在舌后1/3处;腭癌一般较少见,好发于硬腭中线的一侧;牙龈癌好发于磨牙区牙龈和牙槽突。 2.病理变化 –鳞状细胞癌 肉眼观:常呈菜花状,边缘外翻,有时也可形成溃疡。 镜下观:见鳞状上皮增生,侵入结缔组织内,为蟹足状。癌细胞呈团块或条索状排列,称为癌巢。癌巢的外周细胞相当于基底细胞,中心部分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 2.病理变化 –鳞状细胞癌 口腔和其他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在光镜下表现基本一致。癌组织分化的特征是角化珠的产生及细胞间桥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将口腔鳞状细胞癌分为三级: Ⅰ级(高分化):角化明显(角化珠多见),核分裂象少,非典型核分裂和多核细胞极少,胞核和细胞多形性不明显,细胞间桥较明显。 Ⅱ级(中度分化):形态学表现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角化较少(角化珠少见),核分裂象较多,并且可见异常核分裂,胞核及细胞多形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