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论剑
- END - ※ 從虛構部份觀察: 文中人物太子悝即為一虛構人物。〈說劍〉虛構莊子應趙太 子之請,遊說趙文王勿重劍客。依照學者之考證,趙文王所 立之太子為太子丹,並非文中太子悝,且趙文王立太子趙丹 時大約是西元前二七七年,當時莊子已歿九年。作者不僅虛 構出「太子悝」,並虛構莊子說趙文王之情節,更虛構當時 莊子未逝之事。 從以上情節、人物、對話、背景以及虛構等特色可發現〈說 劍〉的文學意涵,黃國彬進一步從「武」、「俠」、「小說」三個武俠小說的要素推論〈說劍〉為武俠小說。 ※ 說劍中的武俠成份: 「武」與文相對,可泛指武功、武人、武林、武事、武器等。 而「俠」一般指俠客、俠士、俠義等。無論是武人、武林、武 事或武器,〈說劍〉都帶有「武」的色彩,而文中更有關於 「武功」之描寫:「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說劍〉中的「俠」則為莊子,莊子能以三劍說趙王,有智亦 有謀;又其心智不因太子之賞金而轉移,謂為有德。而莊子成 竹在胸,見到國君不但不惶恐,竟入殿見趙王卻不拜,而面對 劍戲之考驗莊子也沒有退縮,展現了俠客之勇。有勇、有德、 有謀、有智,可謂之俠矣。 〈說劍〉一文有「武」有「俠」,更符合小說之定義,因此黃 國彬認為其稱為武俠小說並沒有牽強誇張之處。 ※ 對於後代的影響: 許多學者認為小說起源於神話傳說,雖然中國小說的源頭可 以追溯到遠古神話、傳說,但小說的形成期卻晚至魏晉南北 朝。先秦高度發達的史傳文學和諸子散文卻僅被視為從遠古 到魏晉南北朝之間對小說有直接啟發或影響,為小說提供經 驗的中間環節。 若只從〈說劍〉的內容來看,其具備了小說所需的各種特質,可視為一篇先秦小說。潘先規曾在《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注》中從《孟子》、《莊子》、《晏子春秋》、《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左傳》、《戰國策》等先秦書籍中選取數篇文章做為富有故事性的短篇小說,並認為這些作品「實在是極早和極優美的短篇小說」。 〈說劍〉作為一先秦小說接續了原本遠古至魏晉南北朝之間 小說的空白時期,並影響了漢代的筆記小說及野史之記載, 更開唐代傳奇志人小說之先河,此為〈說劍〉對後世之影 響。 〈說劍〉不僅是一篇小說,更是一篇武俠小說,且其可做為武俠小說之鼻祖。 唐代傳奇〈聶隱娘〉、〈紅線傳〉、李公佐〈謝小娥傳〉、 杜光庭〈虯髯客傳〉,甚至是漢代司馬遷的〈遊俠列傳〉、 〈刺客列傳〉、〈戰國四公子列傳〉胡仲權皆將其列入武俠 小說的範圍,但若說武俠小說之源頭則須上溯至先秦。 在《武俠小說研究參考資料》一書中,胡仲權便將武俠小說 的起源上推到先秦時代,將《論語?泰伯》、《墨子?經 說》、《左傳?魯襄公二十九年》、《莊子?說劍》、《莊 子?盜跖》、《韓非子?五蠹》等篇章都列入武俠小說的範 疇。但從文章的時代、內容、結構來看,黃國彬認為〈說 劍〉雖限於篇幅在情節上不能像唐代豪俠小說那樣盡情發 揮,但與同時、同類且同篇幅的作品相比,無疑是上上之 選,因此將其列為武俠小說之鼻祖。 武俠小說上朔至先秦,下至現代,〈說劍〉可說是開武俠小 說之濫觴。 無論是純粹做為一篇小說或做為一篇武俠小說,〈說劍〉都 擔任承先啟後的角色,在小說史上有其重要的立足點存在, 因此無論〈說劍〉之作者是莊周、莊辛所作抑或其他人所 為,皆不會影響〈說劍〉的文學價值,其文學價值在其於小 說史上的定位及對後世小說的影響。 〈說劍〉的政治思想 一、〈應帝王〉政治思想概述 該篇以政治哲學為主題,與前六篇關切個體精神自 由的人生哲學主題頗為不同。 〈應帝王〉篇開篇首言: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p.287 有虞氏與泰氏之間的差別,即心靈境界上的「有 己」與「無己」之間的差別,其間優劣差等比較涉 及到的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哲學問題,即治者以何為 治理天下之出發點的問題。 天根游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无何有之鄉,以處壙垠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又復問,无名人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應帝王〉)p.292 本則寓言從正面回答了「如何治理天下」的問題。 〈應帝王〉篇,老聃在回答陽子居「明王之治」之問時說:「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游於無有者也。」作為理想治者,明王在政治生活中雖有其功績、教化,但他既不自矜其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