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_孙铁山.pdf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_孙铁山.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_孙铁山

第34 卷第2 期 地 理 研 究 Vol.34, No.2 2015 年2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February, 2015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 孙铁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北京不同行业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错位程度较低的是制造 业和教育,较高的是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郊区化迟缓是造成北京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 重要原因,行业就业郊区化程度越低、居住郊区化程度越高,则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越严 重。但相比于郊区化,人口和就业的集聚程度对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有更强的解释力。在 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倾向于保持较高的集聚程度,而居住则相对分散化,这会进一步加剧居住— 就业的空间错位。此外,行业的“去单位化”程度、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平均单位规模以及就 业增速等非空间因素对各行业居住—就业空间错位也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居住分布;就业分布;空间错位;行业差异;北京市 DOI: 10.11821/dlyj201502014 1 引言 近年来,对中国特大城市内部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 普遍认为,伴随中国城市的制度改革与快速扩张,城市空间发展正经历剧烈的变动,而 其中随着单位制度的解体、城市住房与土地市场的建立,居住的郊区化和产业空间布局 调整正使得城市内部的职住分离变得越来越严重,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变得更加突出[1] 。 而居住—就业的空间分离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并造成城市内 部的空间隔离,降低弱势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等。 北京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特大城市,1990年代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张。与此同 时,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4] 。随着城市扩张,居住 的郊区化不断加剧,从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城区 (东城区和西城区)人口占 全市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1.6%下降到2011 年的10.7% ,而住宅的郊区化尤为突出,从 2008-2011 年住宅销售面积来看,城区占全市比重从7.7%下降到2.8% ,近郊区 (朝阳 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比重也从65.6%下降到37.7% ,而远郊区比重则由 26.7%上升到59.4% ,显示出住宅加速郊区化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 查资料显示,2008 年北京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仍主要集中在城区和近郊区,占全市的 73.7% ,但随着郊区科技园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制造业已较大程度向郊区转移,城区制造 业就业仅占全市的7.5% 。制造业的外迁为服务业的发展置换了空间,服务业就业仍高度 集中在城区和近郊区,城区占全市的24.1% ,近郊区占58.9% 。相比之下,制造业更多布 收稿日期:2014-09-10; 修订日期:2015-0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北京市支持中央高校共建项目 (青年英才计划) 作者简介:孙铁山 (1978- ),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E-mail: tieshansun@ 351-363 页 352 地 理 研 究 34 卷 局在远郊区,远郊区制造业就业占全市的54.6% 。因此,随着城市扩张和产业布局调 整,北京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正在加剧。一方面,住宅郊区化推动居住不断向郊区转 移,另一方面,尽管制造业已较大程度从城区迁出,但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北京的服务 业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已高达74.0% ,产业布局上制造业的迁出带来服务业进一步向城 区和近郊区的集聚,造成就业仍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从而导致北京居住—就业的空 间错位。 近几年,对北京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微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