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章 真菌 分布广泛,各类繁多。 多数不致病,仅少数致病,也多为条件致病。 致病物质: 白假丝酵母菌、烟曲霉、黄曲霉的细胞壁糖蛋白有内毒素样活性,能引起组织化浓性反应和休克。 烟曲霉和黄曲霉还能致多种器官的出血和坏死。 白假丝酵母菌具有粘附人体细胞的能力,随着其芽管和形成,粘附力加强。 二相真菌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等进入机体后必须先转换成酵母型 在巨噬细胞中不被杀灭反而扩散。 新型隐球菌的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假丝酵母菌和烟曲霉的热休克蛋白能与宿主细胞和血清蛋白结合使之功能改变,是其致病和一种原因。 假丝酵母菌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上均可生长良好。 需氧。室温或 37℃孵育1-3天长出菌落。 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培养稍久,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 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临床标本中芽生孢子、假菌丝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鹅口疮最多。 病灶与白喉相似,除去表面白斑即露出下面坏死组织,易误诊为白喉。 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初生婴儿,尤其是人工喂养者多见。 一般仅限于局部,且症状较轻,一旦扩散至内脏可导致死亡。 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肥厚荚膜(大,可比菌体大1-3倍),折光性强。 一般染色法不易被着色故称隐球菌。 染色:墨汁负染,可见黑色背景中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菌体,内有1个较大与数个小的反光颗粒。为双壁细胞。菌体常见有出芽。 出芽繁殖,不形成假菌丝(酵母型菌落) 培养特性:沙保或血琼脂培养基,25℃和37℃培养数天后即生成酵母型菌落,表面粘稠,由乳白色转为橘黄色,最后成棕褐色。 生化特性:分解尿素 荚膜多糖抗原:A~D 4个血清型,我国约70%属A型 三)曲霉Aspergillu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形成丝状菌落。 随分生孢子的产生菌落由白色至多种颜色。 引起人类致病最多见的为烟曲霉 主要由呼吸道入侵,引起支气管哮喘或肺部感染 。严重病例可播散至脑、心肌和肾等。 有些曲酶能产生毒素而致病,如黄曲霉的毒素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四)毛霉Mucor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一般为面包、水果或土壤的腐生菌,是食物霉变的主要真菌。 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形成丝状菌落,由白色逐渐转变为灰黑色。 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经医源性输液或污染的绷带等导致感染,常可侵袭耳、鼻、上颌及眼眶形成肉芽肿,也可累及脑、肺和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可引起脑膜炎或造成血管栓塞,死亡率较高。 一)表面感染真菌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因不接触组织细胞,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 。 代表:秕糠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 症状: 可使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如污渍斑点,俗称汗斑。 具有嗜脂性。 诱发因素:高温多汗。 由于此菌能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使花斑癣局部色素减退。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三种癣菌均可侵犯皮肤,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叠瓦癣等。 毛癣菌和表皮癣菌可侵犯指(趾)甲,引起甲癣(俗称灰指甲),使指甲失去光泽,增厚变形。 毛癣菌与小孢子癣菌还可侵犯毛发,引起头癣、黄癣和须癣。 头癣感染按菌种和临床表现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三种。多见于儿童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成年后少见。 主要通过接触或理发工具造成传播。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 感染常发生于真菌侵入的创伤部位。 感染最初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或骨,逐渐扩展至表皮下。 感染一般,只限于局部,但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1、着色真菌: 是一些在分类上接近、临床症状相似的真菌的总称。 人体感染好发肢体皮肤暴露部位,致病损皮肤变黑,故称着色真菌病。 潜伏期药1月-1年,病程可长达几十年。 早期皮肤患处发生丘疹,丘疹增大形成结节,结节融合成疣状或菜花状。 随病情发展,原病灶结疤愈合,新灶又在四周产生。 日久瘢痕广泛,影响淋巴回流,形成肢体象皮肿。 免疫功能低下时也可侵犯中枢神经,或经血行扩散。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2、孢子丝菌: 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木材等。 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荆棘等引起感染。 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申克孢子菌。 申克孢子菌是一种二相性真菌。 在组织内可见有星状体,外有嗜酸性物质向四周放射。 在含有胱氨酸的血平板上37℃培养,则长出酵母型菌落,以出芽方式繁殖。 在沙保培养基上置室温或37℃3-5天即见生长,开始为灰白色粘稠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皱褶薄膜菌落。 玻片培养可见细长的分生孢子柄从菌丝二侧成直角伸出,柄端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