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玉勋的喜剧转折一种数位时代的思考-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
《藝術學研究》
2016 年06 月,第十八期,頁 135-184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
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林克明
摘要
臺灣喜劇電影導演陳玉勳,在 1997 年推出他的第二部喜劇電影
《愛情來了》之後,由於票房失利而離開電影界。2010 年重返電影界,
陸續拍攝《茱麗葉》之〈還有一個茱麗葉〉(2010 ),《10+10》之〈海
馬洗頭〉(2012 ),以及喜劇長片《總舖師》(2013 )。基於他的電影創
作生涯中有長達十三年的中斷,使他的喜劇表現有了極大轉變,本文
因此將聚焦在他喜劇電影的轉折。
從諾斯(Michael North )對於機器時代喜劇電影的研究發現,由
於喜劇是最能顯現社會真實的電影類型,因此機器時代的喜劇電影所
反映的正是一種機器性。從這個角度出發來思考陳玉勳的喜劇轉折:
在他離開電影界的十三年中,正是數位科技革命性地影響社會所有層
面的時代。數位時代的喜劇形式因此成為本文探索他喜劇轉折的主要
焦點。基於此,本文首先比較陳玉勳早期與後期電影的喜劇表現,並
將此置入數位時代的框架中思考,以掌握數位時代對於喜劇表現的可
能影響。透過此一分析,本文得以發現陳玉勳近年來的三部喜劇正反
映出某種數位時代的特質。但是正如諾斯的分析所顯示的,機器時代
喜劇是基於機器性出發,而發展出超越傳統的喜劇形式。同樣地,數
位時代喜劇如果作為一種反映數位社會真實的喜劇,其表現必然與過
去有所不同,因此單純從過去喜劇表現方式來論證陳玉勳電影所反映
謝辭:本文接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03-2410-H-239-016- )之補助,
在此致謝。同時,本文作者也感謝審查委員的寶貴意見。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E-mail: kelin@.tw.
林克明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的數位時代特質,事實上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在於如何掌握這種新的
喜劇的可能?對此一問題,本文從後人類的角度出發,透過檢視人與
機器連結的發展,以思考從機器時代喜劇過渡到數位時代喜劇的可能
變化,而陳玉勳的喜劇則提供一個探索此一變化的適切場域。
關鍵字:
陳玉勳、喜劇電影、數位時代、後人類
《藝術學研究》( 2016.06 )
一、引言
陳玉勳的電影向來是臺灣少數被影評及觀者肯定的喜劇電影。一
般而言,相較於其他專注於搞笑的鬧劇電影,陳玉勳的電影往往蘊含
某些深刻的意義和批評,如《熱帶魚》(1995 )中對聯考制度的省思,
或者《總舖師》(2013 )中對於臺灣在地文化的思考,而這些內容也
往往是一般評論者對於陳玉勳電影關注的所在。然而,雖然陳玉勳的
電影通常被歸屬於喜劇電影,而他本人被視為臺灣最擅長喜劇的導
演,但是卻少有針對於他的喜劇電影類型進行討論。本文的主要目的
之一,即是試圖從喜劇電影類型所特有的結構及表現形式這個角度出
發,重新檢驗陳玉勳的電影,以發掘他的喜劇所蘊含的特殊意涵。
陳玉勳師承王小棣從電視劇起家,90 年代中期進入電影界,1995
年拍出第一部喜劇電影《熱帶魚》獲得廣大好評,接著於 1997 年推
出喜劇電影《愛情來了》。相對於80 年代盛行的朱延平及許不了的荒
誕喜劇(screwball comedy )、《報告班長》(1987 )之類的軍教喜劇、
以及林清界的學生喜劇,陳玉勳這兩部喜劇電影的重要性 ,在於它們
不僅僅在喜劇電影幾近消失的 90 年代具有承接的指標性作用,並且
不同於過去單純笑鬧的喜劇表現,是以一種對社會現狀批判的諷刺模
式顯現 ,使他的電影受到許多對喜劇電影長期冷漠的影評及學者的肯
定。但更重要的是,就如同焦雄屏對於臺灣 90 年代電影的觀察,陳
玉勳這種對「社會現狀」批判的喜劇所著眼的是「當代」的荒謬,其
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