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强化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5.2013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 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 C.实质就是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 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5分); 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5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10分)。 特点 局限 依据 实行时间 科举制 察举制 世官制 制度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官位世袭,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 择优录取,仕途开放。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 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从社会基层选用至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先秦时期(西周至春秋)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宗族门第 才能、品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才学)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家世门第 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地方评议推荐 公开考试 2.(2010·浙江文综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1.(2010·江苏单科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C C 3.(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后赤壁赋课件{上课用}.ppt
- 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尼众和僧众经济收入差距辨析.doc
- 后赤壁赋{公开课课件}.ppt
- 吐血共享:开关电源常用6种并联均流原理详解.doc
- 后鼻孔填塞的配合和护理.ppt
- 吐故纳新{五上}.ppt
- 向下管理高尔夫{课程PPT-无删}.ppt
- 后阅读时代教师阅读展望.ppt
- 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我们明天会更好.ppt
- 向不良习惯告别,我们明天会更好.ppt
- 第1章练习卷(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兰考规划兰兴工业园区规划说明.doc
- 第1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第2章练习卷(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第1章练习卷(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第2章练习卷(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第2章练习卷(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docx
- 英语演讲技巧培训-学生口语提高与自信.pptx
- 新媒体与经济学-深化理解,精准预测.pptx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复习:数的运算》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