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医学.doc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医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医学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1 1题和 第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2.回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回答非单项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 燕享频繁,成了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 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 国大法、人生准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 《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夫礼,所以整民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 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 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 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燕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 中在春秋时期。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 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燕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 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 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 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竞茫然不知。鲁 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这些在 当时都是“国际笑话”。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 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 儿子跟孔子学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鲁 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 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 因此,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 究诗礼;连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 微言,而是将《诗》认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 《左传》几乎是把《诗汾作为“礼 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礼”成了《诗》的 第一生命。所有引《诗》赋《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 总之,会盟燕享,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 诗歌解释系统的形成。在春秋会盟燕享的外交大平台上,诗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 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1.下列关于“诗礼风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 法宝,还是列国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 B.“诗礼风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它的 出现与频繁的会盟燕享有重要关系。 C. 《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 后,也显得温柔雅洁,不失风流本色。 D.会盟燕享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诗礼交锋”的方式, 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冲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礼”字,但西周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春秋时人则 把礼当做了份量沉重的典则。 B.“礼治”思潮的高涨,与会盟燕享时的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行,几乎是同 时出现的,这不是偶然巧合。 C.高厚、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燕享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 说明了世人对诗礼的推崇。 D.春秋时代对诗礼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意, 而是为了应对当下的政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