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欣赏_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文学史上的地位 “俄罗斯文学的太阳” “俄罗斯诗歌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二、生活和创作简史 1、家学渊源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799年5月26日诞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伯父瓦西里·普希金是诗人,与茹科夫斯基等当时的文学大师交往频繁。生活在浓厚文学氛围中的普希金,8岁时开始用法文写诗,同时又从保姆阿林娜·罗季昂诺芙娜那里学到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语言,生发了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2、少年才俊 1811年普希金进彼得堡皇村学校读书,接受启蒙思想熏陶,开始写诗。1814年,他朗诵诗歌《皇村回忆》,受到著名诗人杰尔查文的极大赞赏。 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写了许多广为传诵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 (1817)、《乡村》(1819)等,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声名,也随即召来了祸患。 3、流放南俄 1820年5月普希金因写政治抒情诗,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俄,南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激发了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情,创作了4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 《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茨冈》 同时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4、领地圈禁 1824年,沙皇当局截获一封普希金的私人信件,以 “冒犯”上帝为由,将普希金圈禁到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后被新沙皇召回莫斯科。 两年幽禁期间,普希金与外界隔绝,于是接近农民,收集民间传说,创作上也收获不菲。 5、波尔金诺 1830年9月,普希金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办理财产过户手续,因霍乱流行交通断绝,在此滞留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普希金造就了创作的丰收期,文学史称之为“波尔金诺之秋” 。 6、短暂的婚姻 1828年,普希金在舞会上遇见贵族少女娜塔莉娅·冈察罗娃,求婚未允。1830年,再次求婚成功。1831年与冈察罗娃结婚。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夫妻性格和志趣迥异,常有冲突。 普希金在政治上也很压抑,是沙皇的监视对象。但仍有杰作问世。 7、永久的遗憾 普希金人生的最后几年,生活很不如意。思想上与专制统治格格不入,感情生活也受到干扰。法国流亡贵族丹特士公开追求冈察罗娃。普希金于1837年2月8日和丹特士决斗负重伤,两天后去世。38岁的诗人成了政治阴谋和卑劣人性的牺牲品。 多余人 多余人:19世纪前半期俄罗斯文学中一组贵族青年形象,不满现实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又没有实际行动。 代表人物:奥涅金(第一个多余人)、毕巧林(反英雄) 、罗亭(辩论家、语言的巨人)、奥勃洛莫夫(懒散萎靡寄生) 贵族知识分子\无法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病态人物 多余人的内涵 一 从历史角度,多余人实际上是抛弃了旧时代及其量身定制的人生价值,却并没有迈向新时代的人。就俄罗斯现实而言,指的是抛弃了贵族阶层(地主阶层或官僚阶层)或旧社会所要求的价值定位,却并没有找到新的价值追求的人。 在直线式的角度上:旧制度的维护者——鄙弃者(贾宝玉)——思想者(罗亭,鲁迅的《孤独者》)——行动者,革命者——新制度,其中的鄙弃者和思想者就类似多余人。但历史不是直线的,而是反复重叠的,最后才出现新秩序。 二 从人性角度,多余人的本质含义就是孤立于群体和秩序之中,没有找到自身价值定位的人。但是大部分这样的人并不被认定属于新旧秩序的中间状态。他们是人类灵魂中( )世者的一种典型,潜伏在每个人的心里。 A 厌 B 傲 C 漠 D 离 E 避 F 遁 比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你是否感到孤独?你的人生事业和精神故乡在哪里呢? 完全 A 自我 奥涅金是从普希金也是每个诗人身上抽取出来的最叛逆和最特立独行的一面。再没有一个文学人物可以这样典型地反映孤立于群体和秩序之中的个体。奥涅金不能单从历史角色的担当上来解释(那只是把人片面的政治化),他不同于空有抱负的罗亭或者空白如纸的奥勃洛摩夫,那些不过是特定历史的牺牲品。奥涅金展现了孤独的极致,代表着一个远离群体正常生活的个体必然的轨迹,他是人类灵魂中一种永恒的经典。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相似的人物,那可能就是( )? A 林黛玉 B 彼得.潘 C 哈姆雷特 D 堂吉诃德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相似的人物,那可能就是彼得.潘,同样的对成人世界的完全背叛和孩子一般地渴望爱,只是后者可以逃进童话里,前者却必须在成人世界中流浪。? 奥涅金:孤独叛逆者(空虚独行怪)。 B 朋友 ???? 奥涅金对社会的不满,自身的颓废空洞,无所事事,并不只因为传统价值的崩塌,而更在于他对群体普遍生活的不适应和抗拒,如其说这是游离于时代,不如说是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奥涅金决不算理想主义者,但不满世俗这一点本身就和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慕课 《中国名画与中华文化》答案.doc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火电环保题库.doc
- 包头市公务接待改革与创新研究.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A/T 1202-2022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 深信服超融合HCI初级笔试(三套带答案).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市委办主任为党政干部公文写作业务培训内部授课讲稿(实用好文).docx VIP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二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全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