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 第三章 发热.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医学 第三章 发热

第三章 发热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发热的特点,掌握人体温度正常值分类,了解发热的临床表现和发热的急救处理。是学生掌握发热的日常家庭易于处理的简易方法,能在紧急情况下开展自救与他救。 教学重点:发热的日常家庭易于处理的简易方法 第一节 概述 1、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机体的温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正常人体体温范围为:口腔温度36.3~37.2℃;直肠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其中直肠体温度最准确。 正常人体温存在生理变异,在24小时内下午温度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略升高,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稍高于正常,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2、病理生理机制 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时就会表现为发热。致热原可分为外源性致热原和内生致热原,前者不能直接透过血脑屏障,而是通过寄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目前生理学上采用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节。致热原经过一系列环节后,最终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后者作用于相应的神经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继而引起体温升高。 第二节 临床变现 1、热度 热度通常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四级: ①低热:37.3~38℃(腋温); ②中等度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以上。热度的高低反应了机体防御的应急能力,临床上并不能以热度反应来衡量疾病的轻重。 2、热程 热程是指发热病程的时间,有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之分,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其中急诊最常见发热类型为急性发热。 (一)急性发热 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急性发热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其中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真菌等;肿瘤引起的发热并不常见,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肿瘤合并感染所致。病毒感染往往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其自然热程1~2周,如果发热2周以上,则应警惕是否在原发疾病基础上合并有并发症,或原诊断是否正确。 (二)长期发 热 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 FUO)。FU0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在不明原因发热中以感染、肿瘤和结缔组织疾病三者较多见,其中感染性疾病约占1/3,甚至可达60%以上,但有近10%的患者最终亦不能明确病因。不同年龄组的FUO患者病因不尽相同。长期发热的患者如果一般情况稳定多在内科就诊,不属于急诊诊疗范畴。 3、热型 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分次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2.弛张热? 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3.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 4.回归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 5.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 4、发热时相及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 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临床表现。体温上升有两种形式: 1.骤升型? 体温在数个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所致的发热。 2.缓升型? 体温逐步上升,在数日内达峰,多不伴有寒战。多见于伤寒、结核、布氏杆菌感染等所致的发热。 (二)高温持续期 体温上升到高峰后保持一定的时间。此期寒战停止并出现散热反应,即皮肤温度升高,患者不再感觉到寒冷,皮肤温度升高加强了皮肤水分蒸发,因而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三)体温下降期 往往见于病因的消除,有骤降和渐降两种形式。前者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后都主要见于伤寒、风湿热等。 第三节 急诊处理 1.急诊快速评估 患者出现神智改变、呼吸窘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与体征时,必须快速、积极的处理,在没有获得详细病原学资料前,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