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音乐史名词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音乐史名词解释

中国音乐史部分 先秦时期 弹歌 记载于《吴越春秋》中,远古时期的一首古歌谣,歌词为:“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词大意是说原始人如何砍下竹子做成弓,发射石弹去猎取鸟兽的情形。它语调质朴、节奏铿锵,透露出原始人对狩猎活动的喜悦心情。 葛天氏之乐 上古时期的一部代表性乐舞。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古乐篇》。形式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具体内容: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鸟)兽之极》。这一乐舞由三人表演,他们手执牛尾且歌且舞。手执牛尾表现出原始居民对尾巴的审美,整部乐舞表现了对图腾祖先、天地万物的敬颂祭祀,反映出了原始人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 六代之乐 又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在西周时主要用于祭祀大典与重要宴享活动,表现史诗性的内容。往往带有一些戏剧表演的意味。其中,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前三篇是对神的歌颂。《云门大卷》歌颂云图腾。《大咸》歌颂水、鱼图腾。《九韶》歌颂鸟图腾。后三篇是对人的歌颂,《大夏》歌颂大禹、《大濩》歌颂商汤、《大武》歌颂周武王,歌颂他们的文治武功。歌颂内容的变化体现了由于时代变化而引起的文化性质的变化。六乐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和,节奏缓慢,表现一种中庸肃穆的情绪。六代之乐是华夏民族2000年来创造的时代史诗。也是周代音乐文化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代表作品。 周代礼乐制度 西周时由周公初步制定的一种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音乐的等级化体现在佾与乐悬两个方面。其演奏的音乐与表演的乐舞为雅乐,主要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和演奏。其形式是:堂上登歌、堂下乐县,文武八佾。歌词典雅纯正、风格严肃冗长。其目的主要是宣讲道德,教育教化。西周雅乐是我国历史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礼乐制度的确定对于西周近300年的社会秩序稳定,曾起过积极作用。 房中乐 是燕乐的一种,指周代燕享宾客的音乐。由后妃们在内宫侍宴时演唱。见于《仪礼》:“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后夫人之讽诵,以事其君子。”歌时不用钟磬伴奏,而用琴瑟伴奏。多从民间诗歌中取材加工改编,娱乐性较多,为的是满足君王的娱乐要求。 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最为兴盛,汉哀帝年间裁撤乐府。乐府其职能是采集民间歌谣,并进行加工改编,以供祭祀、宴乐之用。其采集的民歌经过加工整理,逐渐形成一定的固定模式,后人把汉代乐府采制的歌谣,以及魏晋直至唐代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或者模仿乐府风格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乐府又成了一种音乐体裁。乐府中拥有优秀的音乐家李延年,能够创作歌曲,是最早明确记载善于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人。乐府主观上目的是为统治阶级的宫廷享乐服务,但客观上保护了民间音乐,促进了汉代音乐的繁荣发展,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和歌 是汉代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包括:一是清唱的“徒歌”,二是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第三种就是加上管弦乐器伴奏,产生乐器与歌唱相和形式的相和歌。即所谓:“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演唱形式是唱者自己击节鼓,旁以丝竹乐队伴奏。在歌前歌后往往有单独由乐队奏出的引子和尾声。其伴奏乐队主要有笙、笛、节鼓、琴、瑟、琵琶、筝七种组成。相和歌采用的调最初为平、清、瑟三调,后来增加了楚、侧调。形成了五种以调式命名的乐曲,即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侧调曲。 相和大曲 相和大曲是相和歌最高的发展形式,是歌舞乐综合运用的多段体大型乐曲。其主要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艳、分为有词无词两种;第二部分为“曲”和“解”曲是主要歌唱部分,都有好几段歌词,每段歌词以后都有一个“解”是器乐伴奏下的舞蹈部分。第三部分为“趋”亦分为有词无词两种。在乐曲快结束时,众乐齐举,速度越来越快,情绪热烈奔放,进入乐曲高潮,称之为“乱”。相合大曲的出现说明我国汉代的歌舞伎乐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广陵散》 广陵散是我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至晚在汉末已经出现。现存最早的《广陵散》谱是1425年出版的《神奇秘谱》本。《广陵散》描述内容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有关。乐曲是一部有两个基本主题发展演变而成的器乐大曲。全曲由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部分组成。从总体结构来看,仍然保持着“序——正声——乱声”这种相和大曲的原则。它的两个基本主题按其所处位置可称为“正声主题”和“乱声主题”其中正声主题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其主导作用,乱声主题多用于乐段结束处,使各种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广陵散》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压迫者反抗暴君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